日期选择 logo

2022-02-15 第27,141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北京冬奥会特别报道

乌克兰危机:“拱火”“灭火”看外交博弈

       ■刘 军
      
       随着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长达8年之久的乌东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呈螺旋上升之势。俄罗斯以及在美西方支持下的乌克兰在俄乌边境地区重兵对峙,军事演习同时展开,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欧洲上空。为缓和乌克兰紧张局势,避免欧洲地区爆发新的战争,欧洲政要近期开启了密集的穿梭外交,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等往返于大西洋两岸,奔走在华盛顿、莫斯科、柏林、巴黎等地,战争阴影下的外交谈判加速启动。乌克兰局势是否能通过外交谈判妥善解决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可能的战争”更具有利用价值
      
       从目前来看,围绕当下乌克兰局势的战争似乎“一触即发”,双方大量军事力量与装备在聚集,俄军约10万人驻扎在俄乌边境,乌克兰也在积极备战,美国及相关北约国家军事援助不断抵达乌克兰及邻近东欧国家。美国还大肆鼓吹“俄罗斯入侵论”,不断提升紧张局势。相关国家包括俄罗斯外交官已经陆续撤离乌克兰,美国总统拜登最新警告在乌的美国人速撤并断言可能爆发“世界大战”,这使得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成为当下乌克兰局势的首要问题。
      
       然而,从涉乌各当事方的战略意图来看,没有人真正需要这场战争。乌克兰公开反对美国人蓄意升级俄乌紧张局势。面对美国不断提出的警告,乌克兰方面却指出,局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乌总统泽连斯基13日与美国总统拜登通话讨论乌安全局势时表示,乌方将阻止对乌克兰的任何升级行动。
      
       俄罗斯也公开声明没有入侵乌克兰的计划,强调自身有权在本国境内部署军事力量。对于俄罗斯来说,战争只是威慑的手段,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俄罗斯已经得到的不需要通过战争来保障,没有得到的也不需要通过战争来实现。
      
       美国尽管向东欧调兵遣将,支援乌克兰大量军事装备,但并没有为乌克兰向俄罗斯开战的决心。因此,围绕乌克兰局势,不排除有小规模、低烈度的军事冲突,但是爆发全面的战争不符合涉乌各方的利益。
      
       尽管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当前俄乌边境的军事对峙所带来的紧张局势,以及“有可能的战争”对于俄罗斯与美国来说都是必要的,也具有利用的价值。
      
       对于美国来说,不断放出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舆论,升级紧张局势,既是团结西方同盟集体抗衡俄罗斯的需要,也是对乌克兰及欧盟制造的一种压力。欧洲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严重依赖性使乌克兰及欧盟必须团结在美国的统一领导之下,美国因此也可趁机将武装力量及装备部署在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等国,进一步加大对欧洲事务的控制。而对于俄罗斯来说,适度的军事威慑与紧张局势有利于外交谈判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火上浇油”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近期欧洲各国政要争相访问莫斯科就是明证。且不说英国外交大臣遭到俄方的“捉弄”,普京还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访俄后表示乌克兰加入北约将导致整个欧洲与俄罗斯的战争,这无疑都强烈地刺激欧洲国家的敏感神经。
      
       俄罗斯化危为机、化被动为主动
      
       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对乌东地区保持事实上的控制,不能说不是一个赢家。尽管俄罗斯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面临美西方的集体制裁与遏制而处于内外交困境地,但俄罗斯不为所动,始终以我为主,把握主动,在不利局面中开创新机遇。
      
       2022年初以来,俄罗斯一系列外交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主动设置议程,提出自身的安全保障诉求,迫使美国、北约及欧安组织举行系列会谈;二是通过俄乌边境的军事威慑迫使欧洲展开外交斡旋,主动赴俄谈判,取得欧洲国家对俄安全关切的保证,并借此分化美欧关系;三是整合前苏联国家的协同作战能力,深入推进俄白一体化,借哈萨克斯坦骚乱事件激活集体安全组织,强化其对中亚事务的影响力。
      
       俄罗斯的安全关切及外交、军事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在现实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欧洲各国领导人先后奔赴克里姆林宫展开穿梭外交;马克龙表示要尊重俄罗斯的安全关切,表态没有俄罗斯的安全就没有欧洲的安全;德国总理朔尔茨面对美国的压力对“北溪—2”项目不做表态等等,都说明俄罗斯外交努力的成功。俄罗斯利用这一紧张局势从逆境中化危为机,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展示了其外交传统中独到的谋略与智慧。
      
       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是贯穿俄罗斯整个历史的一个古老命题,早在彼得大帝之前俄罗斯就聚集了丰富的经验来应对西方,这是今日俄罗斯娴熟运用外交谋略,主动控制局势的基因优势。乌克兰,作为斯拉夫三兄弟之一,其斯拉夫的河流如果不流向俄罗斯,也绝不能流向西方,鉴于此,俄罗斯与西方就乌克兰问题的博弈还将处于一个长期的过程之中。
      
       (作者系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