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闻佳 通讯员 何文强
医学上的一些“超越”,有时正源自于患者的勇气与信任。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了一对爷孙:爷爷和孙子先后患上垂体腺瘤,在当地进行了手术切除,然而,术后肿瘤均复发……最近,孙儿先接受了高难度的第二次手术,术中肿瘤实现全切除。这一步的跨出,也让爷爷深受鼓舞,终于“松口”愿意接受二次手术,爷孙俩由此迎来“最好结局”。
2018年初,对刚经历高考的小连来说,本是一个轻松愉快的春节。然而临近假期结束,他开始出现左眼视物模糊的情况。谨慎的家人带他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小连不仅视力下降,还伴有两侧视野明显缺损,当即判断这很可能是因为脑部问题引起的。
在完善头部MRI检查及内分泌化验后,答案揭晓:小连患上了无功能型垂体腺瘤。这是一种常见的、起源于垂体前叶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虽然大部分是良性的,但肿瘤不断生长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影响,出现视力视野变化、脑功能损伤等,需接受手术治疗。突如其来的病症,对小连犹如当头棒喝。因为就在2015年,他的爷爷也曾因视力下降经检查发现垂体腺瘤,并接受了垂体瘤切除手术。不过,当时因为肿瘤质地硬、血供丰富等多种原因,肿瘤未能全切除,老人经术后复查发现:仍有肿瘤残留,这一切让小连对手术存有恐惧。
好在,小连这次在当地医院的手术顺利,术后视力也明显恢复。然而,好事多磨。术后三个月他去医院复查,发现手术区域仍有少许肿瘤残留。又过了三年,到2021年秋天,小连再次到当地医院复查MRI,结局似在意料之中:残余的肿瘤增大了。这也意味着,此时再次手术非常困难。
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小连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上海,希望能在华山医院得到手术治疗。接诊的“华山·金垂体”团队负责人赵曜教授耐心告之:肿瘤已侵犯了右侧海绵窦,简单说,就是侵犯了颅内大血管和神经最密集的腔隙,要想通过手术全切除十分困难,再加上之前做过手术,手术区域可能因为疤痕粘连、导致手术难度直线上升。
所幸,这类手术在华山医院比较常见,医疗团队有丰富的经验。赵曜教授清晰的医学分析、愿意迎难而上的医学态度,犹如一颗“定心丸”,让小连的心瞬间安稳。
在金垂体多学科融合病房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小连的手术如期进行。手术前后经历8个小时,最终将小连的肿瘤全切除。
当医生把这一喜讯告诉小连和他的家人时,他们都非常高兴。更令医疗团队“意外”的是,小连的经历,让原本倔强、不愿再手术的小连爷爷也放下包袱,来到华山医院。
在完善各项评估、做了充分预案后,赵曜教授为小连爷爷也进行了经鼻微创垂体瘤切除手术,最终将肿瘤全部切除。术后,在金垂体病房护士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家恢复得很顺利。爷孙俩最终一起回到家乡,感觉又经历了一次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