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李洁
■本报记者 王彦
一部自然类纪录片自今年初开播以来,有关话题先后九次登上微博核心热度榜单,话题阅读总量超五亿,获得了积极热烈的社会反响。出圈密码何在?“寻访中华大地人迹罕至的自然奇观”“刷新中国界面”,网友的评价里写出许多人的心声。
六集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今年初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随后在央视频等平台上线、发酵。纪实的镜头下,绵延不绝的雪山、绿意蓬松的草甸、打圈坠落的落叶、奔腾不息的河流,自然山水一一入画。观众跟随纪录片,从地理看中国、从自然看世界,更在遍野的生命奇迹里,一同见证并感受中国生态环境变迁的历程。
拟人化与诗意化叙事,讲述生态改善的真实案例
一直以来,自然类纪录片面对的挑战便是如何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脚下的土地、了解将要去的远方。站在观众的立场理解自然、解构万物,这意味着纪录片不仅要呈现极致的自然风光,更要挖掘和说明生态多样性的背后逻辑。在太阳升起、草木吹动、云海消散之外,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动物是怎样繁衍的?《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以拟人化诗意化的手法,每集讲述不同的动植物故事,描绘四季轮转、寒来暑往。
小狼崽们在寒冷的雪天,靠着妈妈抢夺来的食物维系生存;羚牛兄弟俩踏草甸蹚河道,一路跟着父母,在迁徙路途中得到历练;为防止猛兽侵扰,白头叶猴宝宝第一次尝试长距离攀爬,跟随家人族群的脚步,在夜晚终于回到悬崖上的宿地。万物有灵,生命不止。无论是奋力起跳的华子鱼,还是荒原上四处觅食的母狼,生命迸发出的力量具有无限感染力,如此,观众才更真切地感受到动物族群里浓烈的情感连接。比如在藏狐身上,我们看到新手妈妈的育儿担当;在乌林鸮夫妇身上,我们分明看见了长久陪伴的浓稠情感。
不仅拟人化呈现动植物世界,纪录片还以高新技术加成画面的诗性。在动力三角翼长时间跟拍下,观众可与大雁一同乘着西北季风一路南下,飞越几千公里,回到冬季的家园;借助红外线触发相机,可以暗中观察丛林下隐藏的秘密,看眼镜王蛇如何上演领地保卫战;通过4K红外感应摄影机,能近距离看到羚牛的日常生活。在8K延时摄影的运用下,不断生长的雪山、绵延流淌的长河、冰雪飘零的北境、鬼斧神工的丹霞与雅丹,自然伟力不断雕琢地球样貌的过程,被科技神奇地凝练在眼前。
壮丽山川、田园湖泽,《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以地理视角解释着中国为什么要走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发展道路,也用让人信服的鲜活案例,呈现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妥善保护,中国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恢复,种群得以迅速壮大;野生雪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纷纷“降级”,神秘的布氏鲸频繁出现在涠洲岛海域;曾经在中国本土灭绝的麋鹿重返荒野,数量已经达到6000多头……
从记录出发,在人心里播下“心怀自然、敬畏生命”的种子
纪录片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当下的真实,更在于揭示真实、探索真实。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拍摄历时五年,跨越大江南北,从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到全世界最高的高原,记录祖国大好河川,讲述自然奇观。纪录片赋予观众一扇新的窗口,以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地理,以最前沿的知识来了解中国野生动物。
譬如唐家河境内的羚牛需要学习如何征服高山,向河谷里转移才能继续活下去;几乎所有的猫头鹰都无法转动眼球,但能靠转头来移动视线;由于高海拔山地昼夜温差大,绿绒蒿通过花瓣开合调节花内温度。这些野生动植物存在于人迹罕至的地方,我们难以从日常生活中感知到它们。正是这样,我们才更感叹,中国野生动物栖息地得以恢复、种群得以壮大,依赖于多年来有效政策的长期指导。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纪录片的独到之处,就是通过一帧帧如画的场景,让观众自发自觉地在“人与自然”的宏大主题下深入思考。观众看自然类纪录片,不仅是领略自然之美、收获自然界的知识、感受天地生灵间的爱与坚韧,还是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学习。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事实上,《自然的力量》第一季到《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纪录片不间断地关注、记录中国生态家园的现状与未来,就是让观众在看见中国生态环境的变化后,更自发、自觉地保护自然、敬畏自然。亦是进一步建构起生态话语,借由纪实影像传播生态知识,助力公众生态意识的养成、强化。
数百万年的时光,造就了中国大地上无可比拟的丰富与和谐。即便干旱、湿润、贫乏、富饶,无数种矛盾存在于这片土地,生命仍然生息不止。南方丛林里的豹猫、长城上空的大雁、青藏高原上的兔狲、唐家河境内的羚牛,塔利莫湖的华子鱼、荒原上的狼崽,生命汇聚在一起,不管多么渺小,都始终迸发着无限的力量。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则是在记录中,往所有人心里播下“心怀自然、敬畏生命”的种子,那是中华大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