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12-30 第27,094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2版:要闻

四通八达、便捷出行、惠民利民,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继续领跑全球

831公里“城市第二空间”彰显“硬核”软硬实力

       ■本报记者 张晓鸣
      
       昨天,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里程增至831公里,线路增至20条,网络规模继续领跑全球。
      
       建造地铁就是建设一座城,核心是“人民至上”。上海地铁在提供安全、便捷、高效出行服务的同时,也形成了以地铁站(场)为中心、链接周边社区的集出行、居住、工作、消费和娱乐于一体的都市新生态,连通市民多元化的高品质生活场景。
      
       “四通八达、便捷出行、惠民利民。”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邵伟中表示,这张超过800公里的地铁网络,也是上海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写照,集中展现了上海形象、上海品牌和上海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第二空间”。
      
       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到锦江乐园站的6.6公里建成通车,实现了零的突破。今天,上海地铁的线路车站早已覆盖本市绝大多数行政区域,能基本满足市民乘客出行需求。
      
       上海地铁不仅与成千上万的居民社区、CBD、商业楼、医卫教体、美食休闲等场所相接,还连接了两大机场、三座火车站、“五个新城”、临港新片区、“大虹桥”等等,并直通江苏省,辐射长三角。
      
       除原来10条轨道交通线路穿越黄浦江外,本次又新增2条地铁,极大便利了浦江两岸市民乘客的通行。
      
       地铁的运行效率也越来越高。除郊区线路和新线外,外环内的轨道交通线路高峰时间运行间隔均已实现2分半钟以内的目标,当前,10号线正努力测试100秒运行间隔。
      
       工作日,每天有超过1100万到1200万人次乘坐轨道交通,最多时达到1330万人次,占比全市公共交通运量已增长到70%左右。
      
       在邵伟中看来,现在的上海轨交网络既是“线路网”,也是“数字网”,还是“社会网”。除了网络规模、换乘便捷度外,“线路网”还涵盖了人性化服务、便利生活、绿色出行等理念。
      
       “数字网”方面,上海地铁率先提出“智慧地铁”概念,加快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数字技术的应用,链接45个应用场景,取得“上海地铁运营管理平台”等300项行业先进知识产权和专利,初步实现智慧建设、智慧运维和智慧服务。
      
       “社会网”方面,上海地铁坚持开门办地铁,不断丰富集出行、消费、娱乐、工作于一体的城市地铁生态圈。比如,在人民广场建立“地铁音乐角”,让中外诗歌和戏剧走进地铁。让乘客在地铁“看得到作品,听得到音乐,学得到知识,感受得到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