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要构建新的话语体系,究竟怎么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跟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结合起来?到现在为止,历史学中影响最大的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话语体系,而这套话语体系最主要的本质是近代霍布斯提出的把人看作是孤立的“丛林法则”。今天构建新的话语体系,要抓住“人是人类历史的主体”。怎样认识人的本质,是我们构建新的历史学话语体系重点要关注的问题。
马克思早已指出“人类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讲得很清楚,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是我们把人跟自然、个人跟群体统一起来,更好揭示人的本质的基本核心观念。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合群、名分,在考察历史发展的时候,要深入考察人究竟是怎样合群、名分,在分工中间成为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在这共同体中间每个人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新时代有个重要特点,就是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或者说中国文化中一直强调的“大道至简,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在今天实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中华文明的重要特点就是“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一直纠缠在一起,这是中国文明发展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核心秘密。今天构建新的历史学话语体系时,要能够真正以人为本来研究人的本质,走出把人看成孤立原子化个人的丛林法则,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姜义华(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2021”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