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11-23 第27,05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教育/卫生/公告/广告

92岁汤钊猷院士推出新作《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

发展有中国特色新医学,雏形已经出现

       本报讯(记者唐闻佳)西医、中医能否互相借鉴,朝着融合方向再往前迈步?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汤钊猷教授给出他的最新思考:中医、西医需相互学习,创“中国新医学”,为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贡献智慧。“中国新医学的雏形已经出现了,这两年我国抗疫成绩胜欧美,中西医并举、并重投入抗‘疫’,是重要经验。”汤钊猷说。
      
       92岁高龄的汤钊猷于本月推出新作《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新作是基于他与爱人李其松教授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实践经验,认为“西学中”关键应当倡导“中华哲学思维”,进而将“中华哲学思维”提炼为囊括“易、阴阳、矛盾”的“三变观”,即互变、恒变和不变。汤钊猷希冀大众以更广义的科学观来认识中医,喜爱中医,从中医中药中找思路、找方法,中西医“相向而行,互相学习”,真正发挥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优势和疗效。“医学是人文与科技相结合的学科,‘洋为中用+中华文明’,是有可能形成有中国特色新医学的。中医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精髓,所以中西医结合有可能是创建中国新医学的一条捷径。”
      
       日前,围绕这本新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出版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举办新书出版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说,汤钊猷院士年届92岁高龄,仍思考不停,笔耕不辍,令人敬佩。这本新书是在对国内外医学现状的客观认识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精写而成,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认为,汤钊猷院士的新作在相当程度上解答了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困惑,对坚持践行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国的新医学给予了非常大的鼓舞。
      
       “自2011年起,汤院士以八秩高龄笔耕不辍,先后完成‘控癌三部曲’,是我国癌症防控工作的标志性著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说,汤院士在米寿之年完成对“西学中”的振臂一呼,倡导时下中西医结合的适宜路径,完成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中为洋用”的逻辑闭环,并升华到中华哲学角度观照我国医学事业发展,令后辈敬仰。
      
       座谈会上,汤钊猷也深情寄语后学:“中国医学不能长期成为西方医学的延伸,相信不久的将来,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一定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