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10-30 第27,033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2版:要闻

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完成旧房改造,居民陆续回搬开启新生活

迎来70岁生日,老曹杨有了新模样

左图:俯瞰改造后的曹杨一村。 本报记者 张伊辰摄
       ■本报记者 张晓鸣
      
       小区门口搬家货车进进出出,笑容写满了居民们的脸庞。添置家具、开窗通风、拖拖扫扫……这阵子,73岁的曹杨一村居民高林林“忙并快乐着”,很快她将回搬进焕然一新的家中。历时近两年,曹杨一村旧住房成套改造已完成。昨天,曹杨新村迎来了70岁生日。
      
       曹杨新村,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1951年,曹杨一村开始动工;1952年,可容纳1002户居民的48幢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全部落成,迎来首批住户——沪西各工厂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此后,二村、三村等相继开建,一直到1977年曹杨九村落成,形成了曹杨新村“白墙壁、红屋顶”的整体建筑风格,工人新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从七十年前开建工人新村,到如今“一户一方案”推进旧住房改造,时光流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以贯之。当下,宜居曹杨也充分贴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社区内注入新功能、新活力、新气象,奋力打造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示范点,谱写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篇章。
      
       一户一图纸
      
       “多了8平方米,生活舒适多了”
      
       “这原来是楼梯,现在改成了厨卫。”高林林兴奋地带着记者参观了她的新家,“改造后家里多出了8平方米,生活也舒适多了。”
      
       1952年,4岁的高林林跟随父母搬进曹杨一村,在这里度过了近七十年。她回忆,曹杨一村刚建成时,还没有通煤气,每层楼合用的厨房里,三户人家两个大灶台,大家生火做饭,烟囱升起袅袅炊烟。通煤气后,烟囱虽没了实际功能,却成为工人新村独有的符号。
      
       岁月荏苒,当年的模范工人新村变成了“老破小”,生活也越来越不便。这些年,对曹杨一村进行更新改造被提上了日程,也在居民中间引发不少讨论:比如变每层三户为两户,又如旧房拆除后原地建新楼房……最终,成套改造方案出台:明确在不改变整体风貌和房屋形态的前提下加固房屋,同时实施内部更新。
      
       “这个改造方案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把原本楼道里的公共厨卫通过巧妙腾挪,包进了套内,相当于给每家每户增加了七八平方米。”曹杨街道旧住房成套改造办公室副主任施欢觉得,这看似只是增加了些面积,却给了人们更多的可能性。
      
       为此,曹杨一村的旧房改造实行“一户一图纸”,设计师团队根据近1500户居民房间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为每家每户提供个性化、精细化设计方案。“有的居民家庭人口少,需要一整间大屋子;有的居民家里人多,需要多隔出一个房间。”施欢说,“我们把居民的个性化需求落实到每一张图纸上,后续环节按照图纸施工、执行。”街道干部采用“挂图作战+下沉工作组”双轮驱动,分块包干、落实责任,让每一个党员都走在成套改造第一线,通过走访、座谈会等多种方法,了解每一户居民的顾虑和难处。
      
       七十多岁的张雪荣上周回搬并“拎包入住”。“我是1952年跟父母搬进来的,对这里很有感情。这次改造后,我看了下新家,真的是什么都有了。”他说,过去又陡又窄的木楼梯,如今换成了平坦的水泥楼梯,大大方便了老年人。
      
       “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圈出的是生活,更是触达心底的归属感
      
       不只是室内居住舒畅,此次改造试图打造更宜人宜居的花园社区。比如,改造以社区景观为载体复原新村的记忆,设置了纳凉广场、休憩廊亭等。每幢楼西侧的人工智能灯杆高挺、简洁,看上去像个装饰物,实则集合了360度监控、公共广播、智能调光、无线WiFi、5G信号等十几种高科技实用功能,使居民生活更便捷、安全。住宅之间,建设者们对建筑周边绿化进行改善,梳理下层植被品种,保留较为完整的树木,将绿化代替小区围墙进行软隔离,小区居民凭门禁卡可直接进入旁边的兰溪青年公园;设计了晾晒与景观功能相结合的晾衣架,通过合理布局,开阔了景观空间。小区交通规划中居民活动空间与车行空间实现人车分离,新增的停车位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一步满足居民需求。同时,小区内所有弱电和强电架空线入地,最大程度还原和传承曹杨一村历史本色与文化底蕴。
      
       今年,曹杨新村街道还被纳入全国首批“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曹杨一村家门口的环浜、曹杨公园、兰溪青年公园、百禧公园等城市街景全都得以重塑。
      
       棠浦园——一座新建口袋公园,虽然不大,却很好地利用了环浜的资源,将“人行道、绿化带、滨水泾”充分融合,形成一处开放共享的绿色空间。位于枫桥路地铁站东侧的百禧公园,由废弃铁路改建而成,错落有致的高线步道、大型装置艺术墙,刚一开放就成了“网红”……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圈出的是生活,更触达心底的归属感。曹杨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始终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贯穿于社区治理全过程,从一件件小事着手,不断延伸扎根于基层的敏锐触角,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让街区更有颜值、更有韵味、更加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