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921》中的邓恩铭由王俊凯饰演
朱培蕾
电影《1921》集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和观赏性于一体,以跨越时空的影像对话、基于史实史料的主流叙事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成为新主流电影创新探索的成功范例。
跨越时空的影像对话,为年轻人构建读懂百年初心的场景
《1921》中的人物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之交的“90后”和“00后”,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彪炳千秋的杰出人物在当时多数都是二三十岁。饰演他们的演员也选择了和影片中人物相近年龄段的青年。影片可以看做是当代“90后”“00后”向100年前的“90后”“00后”集体致敬。他们中有从日本留学归国、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达;有出身农民、当过兵、求学时组织进步团体的毛泽东;有曾为前清秀才、参加过武昌首义的何叔衡……虽然他们的出身和经历各异,但同样都怀着为国家为民族寻求真理救亡图存的决心。电影《1921》给今天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回望百年征程、读懂百年初心的场景。观看电影能感受到不同时代的年轻人在对话,剧中的年轻人在为更光明的未来奋斗,剧外的年轻人在重访历史,演员和角色对话,观众与角色对话,跨越100年时空的年轻人在1921和2021相遇。通过回望和对话,观众看到了一百年前先辈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不懈奋斗的续集。
由上海观全国,由中华观世界。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的出发点,也是影片中人物故事汇聚的地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大气象下的一部分。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近代禁锢的思想就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影片虽然讲的是中国人的革命,但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维也纳出发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日本早期共产主义者近藤荣藏,在中国相约建党的“南陈北李”,广州、武汉、济南的地方共产党组织代表、从长沙出发的毛泽东、何叔衡,都汇聚在上海这个点。1921年的上海被各国租界瓜分,构成多元文化的碰撞,当时的国际思潮风云际会,也投射在从全国各地聚集到上海的代表们身上。
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当时激烈的观念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共产党如何能在当时的300多个政治团体中生存并发展壮大?1921年的上海,在中国的历史时空坐标中,只是浩瀚长河中的一瞬,但这个看似普通的时间与空间,最终交汇成一个惊天动地的近代史最强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带领人民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才开始以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身份屹立于世界东方。100年前的上海十里洋场,暗流涌动、多方博弈,100年后的今天,世界同样不太平,放眼世界,我们遇到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日之中国人唯有传承革命先驱的精神,接续奋斗,续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基于史实史料的主流叙事,让历史走进每个观众心里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题规定了《1921》这部影片必须遵循基本党史话语体系的逻辑和叙述走向,影片坚持用唯物史观这一根本方法把握这段历史,从历史发展规律、大势认识和反映建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去挖掘史料、讲述史料,把中共一大成立及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的场景进行生动再现。
影片开篇讲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20年,国家积贫积弱,人民备受欺侮,军阀镇压爱国群众、产业工人被剥削欺压,把中华民族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作为中共创建的前景介绍,观众更加理解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时代,这群革命先行者何以悲愤,何以慷慨,更能体会他们为何革命,为何舍生取义。影片以中共一大召开的过程为剧情主线,从思想确定到会议前期准备,再到冲破层层敌人阻挠,最后会议顺利召开作为结构顺序,水到渠成地得出历史的结论:必须通过思想建党、政治建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党来指导行动。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这个改变亿万国民前途命运的政党正式成立,中国历史自此进入了新篇章。
青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的鲜明特征。影片始终洋溢一脉蓬勃的青春朝气,一颗颗热切而又真诚的救国之心,不只是先驱者年轻的面庞与身体,更重要的是流淌在他们身上的革命激情。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价值导向。他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他们呐喊,他们奔跑,他们牺牲,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拼尽全力,他们对全体中国人民充满深厚的感情。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底色。影片中毛泽东坚定地说出:“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即便是一无所获,也值得。”为什么他们创建的政党只用了28年的时间就改变了中国?是超越生命的信仰的力量支撑他们,先辈们用生命去追求真理,换取了更多人的未来。影片通过这样的书写,让我们可以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上,穿越一百年的时空,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英雄致敬。让历史走进每个观众的心里,让每个观众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在心里生根、发芽、开花。
以影“破圈”,与最大多数观众共情共鸣
《1921》采用了新颖的影像叙事方式。以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多注重呈现全景式、纪实性的历史画卷,着力在宏大叙事中塑造人物、讲述故事。该片采取三线并进来讲述中共一大召开的故事,明线是北京、济南、湖南、武汉等国内各方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在上海集聚,第二条线是马林遭遇敌对势力的追捕,一路克服阻碍进入上海,第三条线是日本间谍盯随日共早期代表人近藤荣藏,与上海的李鹤鸣(李达)发生联系,三条故事线不断交错,最终汇聚在一起。影片设置了五四运动、建党、大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多个时空,让叙事思路和人物情感在多时空中来回穿越,节奏张弛有力,牢牢抓住观众的观赏注意力,影片还在运镜转场加入了谍战片、动作片的叙述方式,在还原历史的同时增强了剧情的故事性和可看性,达到了“叫好又叫座”的效果。
影片没有程式化地将叙事重点放在毛泽东等伟人身上,而是选择一大会议代表李达及其夫人王会悟作为主视角,通过人物关系带出历史人物。不是单纯高大上地烘托伟人,而是让这些党史人物和英雄去脸谱化。真实的细节和合理展开的想象,充分再现和还原了历史“现场”,打破了久远年代的“疏离感”和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消弭了角色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建立起观众的历史共鸣感。史料、故事、表演的相互融合,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和说服力。影片不只简单地属于建党一百周年的主旋律影片,更是一部充满真实感和历史感的“偶像剧”“青春剧”。
影片不乏隐喻和美学意象的恰当运用。美学意象和隐喻是在艺术电影中常用的表达方式。电影《1921》中多处采用意象化、诗意的画面和情节,提升了影片的艺术性和审美追求。影片中新婚的李达在为当时中国革命的前途苦苦思索、寻找变革突破口时,多次在屋顶天台上与一个眼神澄澈的邻家小女孩对望,小女孩的眼睛里充满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这种美学意象的设置,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美好情感和人文关怀。另一处给人印象深刻的隐喻是青年毛泽东的奔跑。到上海开会前夕,毛泽东受李达、王会悟夫妇邀请共进晚餐后返回,途中遇到法国人在公园燃放烟花庆祝国庆,他被挤入欢庆的队伍却被巡捕拦在外面。作为中国人却在自己的国土上被驱逐,他感怀当下思绪万千,迈开脚步奔跑。这是富有深意的场景:少年的他,在奔跑中摆脱了封建父权的压迫;青年的他,在奔跑中奋发读书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知;成年的他,奔跑着带领中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贫弱与耻辱,建立了民主独立的人民共和国。奔跑着的毛泽东让人看到了革命先辈的热血青春和上下求索,意象化的表达增加了画面的联想空间和美学力量。
《1921》有流量明星,但并不浮夸,虽是主旋律影片,但没有“硬着陆”,影片用丰富的电影语言和恰当的艺术表达找到与观众心灵相通的最大契合点,传递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和精神,兼顾当下社会文化语境和市场规律,实现了党史题材与影视文化比较好的结合。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