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本市区域医疗服务能级,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市卫健委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名单,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名列其中!将医院建设成高质量的上海区域性医疗中心,是宝山区仁和医院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和中心工作。经过一年半的多方筹备、周密部署,医院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已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医院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的“双提升”。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院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引,以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通过创新驱动、高效赋能,建设“上海大学附属医院”,精准定位老年疾病医学诊治与研究,依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老年疾病医学中心,全力推进医教研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宝山区老年医学中心,筹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一步提升区域影响力、形成区域品牌特色。老年头晕、老年护理立项2021年度国家级继教项目,老年咳嗽、老年骨质疏松、老年便秘、老年护理获批2021年度市级继教项目。
全面加强重大疫情救治能力
依托现有资源,2020年春节期间宝山区仁和医院紧急改建发热门诊,一周内完成隔离病房建设,成为区内首家安装并使用发热门诊专用CT的医疗单位。11月完成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一个月内完成PCR实验室建设,成为宝山区唯一的城市检测基地;并于今年2月接受压力测试,完成日单管检测1万余样本。截至目前,在疫情防控中,宝山区仁和医院实现了就诊患者“零漏诊”、医护人员“零感染”。同时医院对发热门诊进行智能化改造,运用5G智能机器人消毒、自助药房取药、诊间无感信用支付、远程CT控制和AI智能CT诊断等无接触技术,开展疫情常态化下的防控工作。
推进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共享
医院与华山医院、肿瘤医院精准对接,建立远程会诊及远程病理诊断平台,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快推进“互联网+健康服务”建设和应用工作,试点加入“医院智慧药事服务共享平台”,完成上海医疗付费“一件事”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工作。同时,宝山区仁和医院向下辐射,扩大远程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5G远程超声诊断,搭建远程心电、检验平台,开展检查、检验互联互认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患者在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依托华山医院、肿瘤医院品牌效应和资源优势,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区二级医院空白。广大医务人员干劲十足;多学科协作优势明显;患者群众交口称赞。
宝山区仁和医院在区委、区政府以及区卫健委的关心和支持下,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努力提升全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上联下辐、整合资源,实现区域“联动”,确保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实实在在为宝山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