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06-15 第26,89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教科卫/广告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 搭建全球首个“空中教研室”

       ■本报记者 张鹏
      
       “每堂课上都要让学生思考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得是多聪明的学生才能做到!”屏幕那头,一名英国小学教师发出感慨。屏幕这边,上海的小学数学教师张洋说:“我们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这能让课堂教学更平等、开放;而从数学学习来看,这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近日,上海师范大学演播室里,3位教授和6名上海的小学数学教师与近30位英国数学教师,在线进行了一场数学教研讨论,上海老师传递的教学法让英国老师感叹不已。
      
       这是2014年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启动后,首次通过“空中教研室”进行跨国越洋交流。全球疫情并没有让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停摆”,多场小学数学线上教研活动在本学期陆续开展,下学期中学数学线上教研活动也将同步展开。上海师范大学计划通过五年时间,面向全球研发具备上海特点的数字智能数学教材《share math》,目前已经研发50余课,并已用于首次线上研讨会。
      
       2014年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启动后,已经有400余名中国数学教师和400余名英国数学教师互访两国,英国更有8000多所中小学的15000多名数学教师参与其中。
      
       项目交流至今,英国中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英国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了吗?英国卓越数学教学中心主任查理·斯莱普在“空中教研”活动中提供的一组数据或许给出了答案。他说,英国学生在2019年的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发展趋势研究项目)测试中,取得了平均分556分的好成绩,在所有参加测试国家中名列前茅。排名在英国之前的,大多是新加坡、韩国、日本等素来在数学学科上表现优异的亚洲国家。
      
       斯莱普还说,这五年里,英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明显提升。“这种提升的幅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刻。”他说,“虽然现在就断言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导致了英国数学水平的提升还为时过早,但英国近年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评估阅读、数学、科学能力等)和TIMSS测试的数据都已显示,英国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国际排名都有了实实在在的长足进步。”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提升的,不仅仅是英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多有趣的变化如涟漪般出现,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民选教授告诉记者: “英国专家斯莱普等认为,最为深刻的影响在于改变了英国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了老师们的专业发展。”
      
       过去,英国教师没有教学研讨环节。在他们看来,教学过程十分“私密”,更不用说开展“互相听课”。通过中英交流引入上海教师的教研活动后,英国教师的共同学习模式也在逐渐建立,“TRG”(教研组)成为英国数学教师中的流行词。他们还将上海教学方法称为“掌握教学法”,张民选进一步解释说,英国教师发现,想让学生学好新知识,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前提是教师也要能够掌握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国教师在给英国同行分享经验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在中国,教研活动历来是青年教师和资深教师互相学习、借鉴的重要过程。“中国教师数学教学方法虽然扎实,但我们在教育理论上仍有欠缺。以此为契机,不断反思、总结带有上海特色的数学教育法,或许将成为上海教师最大的收获。”张民选说。他进一步介绍,通过项目八年的培育,上海目前已涌现出一批能够用英语上课、说课的数学教师,他们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后备人才。此外,参与项目的英国教师也将上海经验传播到欧洲各国乃至世界,“种子效应”在持续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