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03-23 第26,81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文化

五部红色佳作轮番登场,“沪剧红色经典展演”今揭幕

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红色宝库”不断扩容

沪剧《江姐》剧照。 祖忠人摄
       ■本报记者 王筱丽
      
       “大多数人对沪剧的第一印象是儿女情长,但沪剧历史上多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都与红色题材息息相关。”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对记者说道。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色基因深深流淌在城市血脉中。沪剧作为上海文化底盘中不可或缺的代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勇于创新的气魄创作了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沪剧红色经典展演”将于今天起至31日登陆东方艺术中心,《江姐》《芦荡火种》《红灯记》《回望》《一号机密》五部红色剧目将集中上演,茅善玉、钱思剑、凌月刚、朱俭、程臻等沪剧名家将携一众优秀青年演员用“上海的声音”展现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95后“江姐”亮相,红色精神历久弥新
      
       “望山城,灯闪闪,迷雾茫茫,一颗心,似江水,奔腾激荡,江雪琴,负使命,登程启航,乘江风,破浓雾,飞向远方!”今晚将要唱响沪剧《江姐》中名段的正是上海沪剧院新一代“江姐”——沪剧院2006级演员洪豆豆。这出暌违沪剧舞台数十年的保留剧目将以传承版的形式再度亮相,剧中演员大多为90后、95后。然而,变的是演员阵容里年轻的面孔,不变的则是历久弥新的红色精神。
      
       蓝旗袍、红毛衣、白围巾,只要一穿上“江姐”的经典装扮,洪豆豆总觉得十分有神圣感。作为一个95后的姑娘,她坦言起初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更多地靠相关书籍和老视频进行学习,然而在与角色朝夕相处近两个月后,江姐的形象不再流于纸面,其身上无私奉献、不畏牺牲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她。
      
       “一个戏要把唱腔留下来是不容易的,但沪剧《江姐》做到了。”入行时,茅善玉看着前辈艺术家演出《江姐》,时隔多年复排,她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大胆起用年轻演员。自去年决定让洪豆豆出演后,两人每每见面,“江姐”总是离不开的话题。一有空,她便手把手、一场戏一场戏地和洪豆豆抠细节、分析人物情感。“希望借由这部红色经典树戏也树人。让青年演员感受革命前辈的精神,并把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在喜爱的舞台事业中,感染更多年轻人。”
      
       新老剧目交替,夯实“红色宝库”
      
       “回顾建党以来的舞台作品,沪剧是少不了的。”茅善玉对记者说,红色始终是沪剧舞台上最亮的一抹颜色,《江姐》《红灯记》《芦荡火种》《星星之火》等更造就了珍贵的“红色宝库”,其中属汇集了沪剧“丁派”“石派”“解派”等流派精华的《芦荡火种》与《红灯记》最具代表性,还曾分别被移植改编为现代京剧《沙家浜》和《红灯记》,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深远。
      
       如何用沪剧的方式传递红色文化、以艺术作品服务大众、庆祝党的生日是茅善玉思考许久的问题。无疑,用新作品说话是最好的方式。
      
       此次展演中,经过多轮修改提升后的《一号机密》将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一号机密》描绘了在白色恐怖时期,一批中共地下党员如何潜行、为党坚守绝密文件“一号机密”的故事。剧中没有战火纷飞的场景,但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以陈达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和信仰,勇担使命,保护党的重要文献。从大气沉稳的姐姐转换为热情冲动的妹妹,茅善玉在演出中将一人分饰韩慧芳、韩慧苓两个角色,刻画韩慧苓作为一个革命者的心路历程。
      
       “《芦荡火种》《红灯记》《回望》都已经传到了新一代演员手中,演出效果越来越好,《一号机密》未来也会传下去。”茅善玉表示,“沪剧的创作和发展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与城市同步,把这些红色大戏打磨好、演出好是沪剧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奉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