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03-16 第26,805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教科卫/公告

上海公布20个社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品牌——

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可享受“中医绝活”

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特色诊疗品牌负责人李俊箐在中医全科门诊为患者诊疗。 本报记者 李晨琰摄
       ■本报记者 李晨琰
      
       78岁的魏阿姨是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蔡英娜的粉丝。两年来,魏阿姨风雨无阻,每周都会到蔡英娜的膝骨关节炎专病门诊报到三次。从最初的寸步难行到如今步履矫健,明显的疗效,让她认准了这名家门口的好医生,这支家门口的好团队。
      
       对于社区居民而言,没有什么比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绝活”更实惠的事了。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社区常见病、多发病防治中的作用,日前,上海公布20个社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品牌,既涵盖老年人多发病,也有小儿常见病,还有对特定人群的中医疗法。
      
       离家200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看病
      
       对于60至75周岁的老年人来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极常见的关节软骨生理退化,其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走不动路。
      
       “我家住在三楼,每天上下楼都困难。”回忆起两年前那段寸步难行的日子,魏阿姨面露苦涩。子女带她去三级医院看病,医生的一句“动膝关节置换手术”,让魏阿姨打起了退堂鼓。
      
       “我们这个年纪了,要动刀,很怕的。”魏阿姨的话道出了许多社区老人的心声。能否找到既治病又不动手术的两全之策?邻居的一句话点醒了她,“离家200米的芷江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膝骨关节炎专病门诊,疗效很好!”两三个疗程后,魏阿姨的情况有所改善,如今两年过去了,“不仅腿脚灵活,平时有空还能打打太极拳。”
      
       蔡英娜告诉记者,2008年起,芷江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手法结合导引的综合治疗方法,患者间口口相传,如今膝骨关节炎专病从每周一的全天增开至工作日全天。
      
       终于喝上了女儿亲手煮的一碗鸡汤
      
       对于普通老年患者而言,用周边步行可及的一公里治好疾病是为了走得更远;而对一群特殊患者而言,采用中医疗法,是为了更有尊严和质量地走完人生最后一公里。
      
       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贴敷疗法缓解终末期患者水肿便秘”特色诊疗服务品牌项目,缓解了许多临终患者的不适。中心副主任胡敏介绍,现有临床数据显示,应用敷贴方可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有效率为51.79%。
      
       51.79%的有效率看似不高,但对于社区的中医医生而言,哪怕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力,毕竟肿瘤晚期患者的生命终点充斥着太多焦虑与无助。54岁的花姐(化名)不幸患上了卵巢癌,丈夫早已过世,家中尚有一名13岁的女儿。“我走了,女儿怎么办?”每天她都很焦虑。为了证明自己已经独立,女儿煮了一碗鸡汤。但当时,花姐被腹胀、便秘困扰着,已无福享受女儿的“爱心”。怎么办,上敷贴!在连续两天采用中药贴敷疗法后,花姐情况转好,最终喝下了充满着女儿爱意的这碗鸡汤。
      
       扎根社区,是因为离不开这个地方
      
       扎根社区20年,在周边居民心中,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特色诊疗品牌负责人李俊箐有口皆碑。除在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外,她还是龙华医院名中医李祥云工作室成员、静安区中心医院特诊部专家。名声在外,也有不少医院向李俊箐抛来橄榄枝,邀请她全职坐诊,都被她拒绝了。
      
       “很多病人一家三代甚至四代都在我这里看病,感情很深。”李俊箐说起几件小事,有的患者90多岁了,仍坚持到门诊来看看她;有的患者离世前,专门请小辈走一趟,与她说一句,“谢谢生前有你的照顾。”
      
       就这样,在与社区居民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李俊箐内心的天平一点点倾斜,再也离不开这个地方。
      
       与李俊箐相仿,近几年,越来越多中医医生愿意扎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诊疗接地气的属性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守门人”的定位十分吻合。
      
       蔡英娜告诉记者,在芷江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名全科医生中,中医医生占12名,“我们中医医生在全科医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看到居民获得实实在在的疗效,也让我们颇有成就感。”
      
       通过此次社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品牌的遴选,市卫健委也希望能够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让更多中医特色诊疗服务惠及社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