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浦东机场区域的一个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完成接种的机场工作人员在留观区有序休息观察。 本报记者 袁婧摄
本报讯(记者唐闻佳)“有什么急性病、慢性病吗?”“打完后,多喝水,注意休息哦……”昨天,在上海浦东机场区域的一个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机场工作人员正分批、有序地接种新冠疫苗。记者了解到,截至1月11日24时,全市重点人群累计已接种60.2万人,无严重异常反应。
为做好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更好保护口岸一线、冷链、集中隔离点等重点行业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本市按照“保障重点、知情同意、愿种尽种、部门组织、属地管理”工作原则,以海关、边检、公安、机场、航司、冷链、集中隔离点等重点行业工作人员等作为优先接种对象,稳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我们都是重点人群,应该打,蛮好的!”张女士是一名机场配餐人员,注射完新冠疫苗的她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针对口岸一线人员工作翻班、人员大多集中在浦东机场等情况,相关部门、浦东新区、机场集团等在浦东机场设新冠疫苗接种点。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接种流程科学规划路线,接种点出入口设置现场维序人员,分段、分区管控,确保服务流畅、安全可控。由全市抽调而来的医务人员在此驻点开展新冠疫苗接种,更好地方便口岸一线人员接种。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寒潮来袭,工作人员还在接种现场增设了取暖器、挡风帘等设施。从整个现场接种看,整个接种过程有序、更有温度。
目前,全市16个区共设置新冠疫苗临时集中接种点17个,通过重点人员所在单位提前预约,有组织地为重点人员提供接种服务。每个临时接种点均设在大型展馆、运动馆等场馆,严格划分“等候—登记—接种—留观”四个区域,并可根据需要及时扩容。
民政部门重点做好机场驻点、集中隔离点等8个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疫苗接种工作,尤其是针对与入境人员直接接触的高风险岗位,进一步加强科普指引,提高接种率,在接种点做好引导服务,确保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