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唐闻佳)国家医保局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新调整的国家医保目录。本次调整,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谈判药品数量最多,惠及的治疗领域最广泛,患者受益面更广。经国家医保药品谈判,上海本地企业研发的4种一类新药纳入目录。
“一类新药”,通俗来说,就是在国家药品注册时,从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与此同时,包括一类新药在内,在沪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引进、生产的41种药品纳入新调整的国家医保目录,占此次国家新增纳入目录119种药品的三分之一。这批药品纳入目录后将尽快惠及广大患者。
今年以来,本市医保部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积极搭建“医保—企业”面对面平台,先后走进奉贤、宝山、静安等本市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区,定期举行在沪中外生物医药企业政策法规解读辅导活动6场,为生物医药企业专题讲解国家最新医保政策,引导企业准确把握、积极适应新政策。
作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生物医药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本市医保部门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和加快医疗新技术、新产品投入临床应用,通过不断优化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审核及备案流程,建立医疗器械目录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借助“一网通办”平台,大幅缩短审核办理时间。截至目前,已对50个新项目核定了价格,完成新项目备案约1700项次,让患者尽快从新技术新产品中受益,让群众和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据悉,市医保局将按照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做好新调整国家目录在本市落地工作,让谈判纳入目录的新药尽早惠及患者,进一步助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