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晓鸣)今年以来,市教委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旅游、体育、科技以及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培训市场动态大数据,截至11月25日,全市已有1.1万余个培训点申报备案,并由各部门分别牵头进行实地检查。通过备案与实地检查,各部门合力形成本市培训市场动态监管,为培训市场发展精准画像,实现准确定位目标管理。
法治,既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能提供最强的民生获得。昨天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记者从市委依法治市办获悉,今年上海推出“市法治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诸如市文化旅游局《文化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项目、市高级法院“诉讼服务智慧舱”项目、市检察院“食品药品安全保障”项目、市教委“加强培训机构管理”等项目,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认可,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于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各级法院主动拥抱科技,探索新模式,充分发挥法治对于城市治理的引领保障作用。比如,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设计并建设了诉讼服务“智慧舱”。智慧舱提供一站式集约服务,半封闭舱体不仅让当事人保有私密性操作,也提高了安全性。智慧舱内设有触摸式电脑一体机、摄像头、扫描仪、打印机等一系列硬件设施,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全流程自助服务。
前不久,行政执法人员对某综合性商圈执法检查时,发现一家画廊未办理艺术品经营备案。按相关规定,从事艺术品经营活动的经营单位未依法向文化行政部门备案的,要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得益于今年出台的免罚清单,其规定:设立从事艺术品经营活动的经营单位,未依法到文化行政部门备案,首次被发现并及时纠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这让企业松了口气,表示要吸取教训即刻补办手续。
目前,上海已出台5份免罚清单,覆盖了市场监管、消防、文化市场、生态环境、民防、城管等多个执法领域,明确了84项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依法不予处罚。截至11月底,上海依据免罚清单已作出不予处罚决定2000余件。这些免罚清单,列明了免罚的轻微违法行为具体情形,减少了争议,提高了执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