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晨琰)华东地区首个标准化X Ray-Free绿色电生理导管室(以下简称“零X射线导管室”)近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启用。脱下厚重的铅衣,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陈松文顺利完成了一台“绿色”电生理射频消融手术。据悉,目前全国仅有四家医院配备了“零X射线导管室”。
与传统的电生理导管室相比,“零X射线导管室”没有大型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造影机,也不使用X射线成像,而是配备先进的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及腔内超声、超声机等设备。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急救中心主任刘少稳介绍,在零X射线导管室手术,医生将心腔内超声导管置于患者心脏中,代替传统的X射线成像观察导管的位置,并结合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便可实现“零射线”射频消融手术。
在市一医院的零X射线导管室隔壁还特别预留了一间DSA房间,万一术中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迅速转移至DSA处继续治疗,保证安全。“以前房颤需要开刀,对患者负担很大,到后来发展到射频消融微创手术,再从二维影像发展到三维影像,国内心血管病的诊疗水平在不断提高。”刘少稳说。
“零X射线导管室”对场地的要求及投入较传统导管室明显降低,但同时也要求手术医生具有更扎实的心脏电生理基础、精准熟练的导管操作技巧和心腔内超声经验。目前,病情较复杂的心内科患者仍需结合传统的X射线造影开展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