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该读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书单最合理,电子阅读是否应该取代纸质阅读,碎片化阅读是否真的会降低智商,影响大脑发展……这些话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被翻出来讨论,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个非常确凿的结论,不同的人对这些问题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身为中学语文老师,在学校里每年要为学生开书单,回家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也希望孩子阅读的限制更少一点。当孩子步入大学时,更多的大学老师认为,虽然开卷有益,但是读书也要有所戒;更有老师一边感叹互联网改变了知识的获取方式,一边面对学生天天握着手机,情不自禁地担心习惯了碎片化信息的年轻人会集体步入低智时代。
这些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对于阅读的看法也许会给人带来启示——
■王希明
总有家长纠结孩子读什么,如何为孩子的阅读素材把关。其实我想说,儿童时期的阅读,自由而不设限可能更重要。
小学低年级的女儿有一段时间捧上了《世说新语》和《巴黎圣母院》这样的“大部头”。这一度让我担心,这些略有晦涩的书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吗?为此我特地提醒她,《世说新语》只看白话解释就可以了,甚至在她看《巴黎圣母院》以前,我还紧赶慢赶地“审核”了一遍爱斯梅拉达和弗比斯幽会那节,扫了一遍,感觉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于是也就放心让她读了。
阅读有两种状态:自由阅读与受控的阅读。前者是不设限的,后者是设限的。不论对于哪个阶段的孩子,相对自由的阅读值得提倡,特别是对低学龄的孩子更是如此。及至高年级,阅读也是需要引导,阅读趣味需要培养,而非一味地限制。
这种相对自由的阅读,首先是学科领域的不设限
儿童时期,孩子总是对一切充满好奇,学龄乃至学龄前的儿童需要对这个世界有更多认知,这个时期如果能让他们在阅读时广泛涉猎各方面内容,其实就相当于让他们向所有的领域伸出触角去碰触和试探,让他们有机会弄清自己在哪些方面有兴趣、有天赋。这对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低学龄的孩子,除了阅读家长和老师都比较重视的童话故事,还应该广泛阅读各种科普类的读物,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阅读更多更深刻的读物。
即使孩子长大了,博览也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自己扎实的知识底座,为将来专门的研究打下基础。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的趋向越来越明显,所以哪怕已经有了明确的专业方向,也不能画地为牢,自我设限,而要有意识地鼓励他们更多一些跨界的阅读。
其次,阅读的相对自由,还在于内容“有用”“无用”的不设限
一提到孩子的阅读,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要读“好”书。
到底什么是“好”书?
基本的要求是内容健康,对孩子有用。这也是家长关注的焦点。流行的儿童读物健康度如何,其中的某些内容是否适合孩子很容易引起争议。
实际上,社会广阔,生活复杂。把孩子养在玻璃罩里会使他们失去辨识能力。孩子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毒害,家长对书籍的把关可以相对宽松些。只要孩子阅读的书籍主体上是正向的,即便其中偶尔夹杂一些家长认为不合适的、甚至是偶有一些负面的内容也没有必要太过紧张,只要不太过分,少量接触也许会有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高。更何况,在孩子获取信息的途径中,读书并不是唯一的甚至也不是主要的一个,想要严防死守事实上也做不到。
与其对阅读内容百般挑剔,家长还不如花更多时间与孩子共读,通过共读,既能够在遇到一些家长认为不太适合孩子阅读的内容时,能够及时“处理”,当然这里的“处理” 不是一味地说好或者不好,而是及时引导。
保证了内容的健康,接下来还要考虑内容的高下。一般认为,阅读应该首选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名著。但是因为很多名著讨论的是关于人性、关于整个人类的宏大话题,读来比较严肃,甚至非常艰深,因此未必适合低学龄的孩子。反倒是有些通俗读物,会受到孩子的欢迎。还有些流行的读物,虽然在家长看来没有营养,但是却能作为话题,帮助孩子们社交,孩子想要读,也应该支持。
至于阅读的书籍对孩子是否有用,大可不必太过较真。一本好书往往可以帮助打开读者的视野,完善读者的心灵,启发读者的思维方式,这些都是无形之中进行的。一本表面上无用的书,可能实际上是有用的。一本现在看上去无用的书,可能在未来会显出价值。如果所有阅读都纯粹出于学习需要,甚至是出于提高成绩的直接目的,那么这种功利的阅读有可能让读书变成一种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会毁坏孩子读书的兴趣。
总而言之,对于低学龄的孩子,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培养阅读习惯,保护阅读兴趣。因此,最好不要过多限制,规定他们必须完成家长、老师指定的书目。即使有这样的阅读任务,也应该搭配他们喜欢的书籍。强迫读很容易引起抗拒感。读书是乐事,不能变成负担。
再次,相对自由的阅读意味着对阅读的形式不做过多限制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一般是指纸质的以文字为主要信息载体的书籍。而当今读书的形式趋向多样化,电子阅读、网络阅读、听书等等颠覆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在这样一个时代,孩子会不会因沉溺于网络阅读、读图、碎片化的阅读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在我看来,形式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承载的内容质量如何才最关键。不管是漫画还是网络连载小说,也都存在使读者受益的精品。微信、微博中短平快的信息,也未必没有价值。上个世纪,家长也曾担心孩子沉溺于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以及舶来的动漫。现在看来,这些也并没有毁掉一代人,反而成为那一代人共有的文化记忆。说到沉溺,其实任何东西过度沉迷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都是有害的,不独阅读如此。只要孩子没有超过应有的度,家长就大可不必担心。
最后是阅读方法的不设限
传统的读书方法,重视把书读透,强调 “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书不厌百回读”,甚至有的要求抄写乃至背诵。这就是精读的方法。而有的书,只需要浏览一遍,大致知道内容。这就是泛读。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一目十行地看,见到重要的才停下来读,这就是跳读。要专精必须精读,而要博学则只能泛读跳读。
博学与专精难免矛盾,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要真正解决这一冲突,准确判断读书时该用精读、泛读、跳读中的哪一种,这就需要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一旦孩子明白自己未来的方向,就可以围绕这一方向,进行有选择的阅读,同时也就能准确判断出一本书对于自己的价值如何。比如一个立志研究量子力学的孩子,看到一套托尔斯泰的 《战争与和平》,就知道自己只需要了解梗概,甚至可以不读。当然,如果拿到一本霍金的《时间简史》,那就非精读不可了。
在孩子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课文的学习主要是精读,而课外阅读应该以泛读甚至跳读为主,等到发现自己特别感兴趣或者对自己特别重要的书籍,再进行精读。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方法干预过多,总觉得孩子读得粗,态度不认真。甚至有的家长会强制孩子每本书都要做摘录,写读书笔记。这其实是混淆精读与泛读的做法。可以试着只对少数书作出要求,对其他的书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允许他们根据阅读的内容自由切换阅读的方法,这样既能培养精读习惯,又能培养泛读、跳读能力,也有助于维持孩子的阅读兴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说的几种“不设限”都是相对的,绝对不设限的阅读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对于低学龄儿童,阅读基本是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的内容本身就经过挑选。但是理想状态的阅读,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和老师不断放手,由设限转向不设限,由他人设限转向孩子自我挑选、自我辨别、自我设限,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最终落成自己理性大厦的动态发展过程。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