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09-23 第26,631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视点

上海拥有各类期刊632种,其中《细胞研究》等多种上海期刊跻身本学科领域世界顶尖行列 如何站在更高的起点引入更大的视野,凝聚学者关注、留下学者成果、发出“中国声音”

从“中国的期刊”走向“中国出版的国际期刊”

进一步完善期刊评价体系和高校学术评价体系,是奠定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 施晨露摄
       ■本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本报记者 沈湫莎
      
       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峰会暨第九届上海期刊论坛昨天开幕,在峰会上首发的《上海期刊发展报告2020》显示,目前上海拥有各类期刊632种,其中社科期刊277种,科技期刊355种,在品种、数量、行业规模、期刊质量等方面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上海科技期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突破20,《纳微快报》《分子植物》《运动与健康科学》《光子学研究》等多种上海期刊跻身本学科领域世界顶尖行列。
      
       合作与交流是科学的天性,科技期刊是科学共同体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如今,中国学者每年发表的SCI论文已超过50万篇,对SCI论文引用频次的贡献度超过了1/4。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搭建起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服务全球科学共同体,构建中国在世界学术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已成为中国科技与文化发展亟待满足的“刚需”。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表示,期刊高质量发展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上海科创中心的有力举措。下一步,市委宣传部将牵头与相关部门共同建立推进上海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聚焦上海优势领域和重点领域,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战略必争领域重点布局;组建具有国际期刊审稿经验的高水平审稿队伍,推动学者专家尤其是科研工作者将一流成果的发布留在中国、留在上海。
      
       为何要培育和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昨天的峰会上,几乎每一位专家都提到了这句令科技期刊界热血沸腾的话。
      
       为何要培育和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刘筱敏在大会报告中,用数据来说话。统计显示,中国学者近年来发表在SCI高区的论文数量出现了飞涨,在Q1区(指各学科影响因子排在前25%的期刊)和Q2区(指各学科影响因子排在前25%至50%的期刊)的论文已接近发文总量的2/3。这说明,中国的科研产出质量正显著提升。
      
       “目前,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数量约360种。由此可见,中国的高水平科技期刊发展空间巨大。”科睿唯安分析业务总监宁笔表示,近年来,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成绩有目共睹。但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中国科技期刊,仍有不少空白亟待填补。今年发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证报告》所列的学科类别总计178个,同期中国大陆科技期刊只出现在121个学科中——这意味着,在57个学科中我们尚未布局自己的学术期刊。在宁笔看来,这些学科空白恰恰是发展机遇,中国科技期刊界可在化学、工程、材料等国内优势学科领域大胆创办新刊,同时要关注交叉和新兴学科,比如量子科技等。值得高兴的是,由上海大学于2018年创办的《电化学能源评论》今年入选SCI,填补了一个学科空白。
      
       发出中国声音,以更大的视野谋划更高质量的发展
      
       面对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培育和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与会专家给出了不少建议、对策。
      
       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总经理安诺杰说,15年前,当他首次来到中国时,中国几乎没有一本高显示度的国际化学术期刊,如今的格局则已大不相同。在他看来,一本一流的国际科技期刊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本土科研上。“比如《自然》杂志,我们从不希望给它贴上英国的标签,因为它是一本国际期刊,在全球追踪最好的科研。”安诺杰说,为全球科学家群体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这是科技期刊的生存之本。
      
       刘筱敏表示,着眼未来,中国科技期刊界应站在更高的起点,引入更大的视野,谋划更高质量的发展,从“中国的期刊”走向“中国出版的国际期刊”。她说,中国学者发表的高质量SCI论文数量,以及他们对全球SCI总被引数的贡献度,都足以证明中国科研在全球科学共同体中的活跃程度。“期刊因何而存在?是为国际学术交流而生。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以服务科学家、解决社会紧迫问题为本。”刘筱敏认为,中国期刊应探索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做到凝聚学者的关注、留下学者的成果,融入国际环境,在全球出版界发出“中国声音”,由此为自身赢得更多国际能见度和影响力。
      
       数字化转型,中国期刊界“拥抱”高起点布局机遇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期刊界、出版界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眼下,科研成果的出版已经不是单纯的纸质印刷,而是可查询、可链接、可回溯的数字资源。
      
       英国化学会东亚区总经理陈会丽认为,对于科研生态圈而言,科技期刊处于非常基础的生态位,为科学家提供全方位服务,是不可背离的宗旨。
      
       事实上,如今的科技期刊出版早已不是简单的投审稿和出版发行,而是从科研项目开始就会介入,试验完成前研究设计的发表、论文写作和润色、投稿审稿,直到发表之后的传播推广,引用反馈……“几乎每个动作和每份数据都会被贴上标签,方便人工智能学习以及大数据挖掘。
      
       同时,开放获取的趋势也对平台技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陈会丽说,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国发展高质量科技期刊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为成熟的出版商已经在传统出版模式上沉淀了太多习惯性流程,而中国则拥有了一个高起点布局的机遇。
      
       在当今世界大国竞争中,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近十来年,与国际专业出版集团合作“借船出海”,已成为中国期刊“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上海20种英文科技期刊中有19家与国际专业出版集团合作,今年影响因子首破20的《细胞研究》,也是国内率先尝试与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合作“走出去”的科技期刊之一。
      
       “除了 ‘借船’,还能 ‘造船’‘买船’。” 在昨天召开的“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峰会暨第九届上海期刊论坛”上,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与同行们交流了在 “走出去”方面的探索实践,即“造船出海”和“买船出海”模式,为推动中国科技期刊做大做强、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提供了另一种参考路径。
      
       与会专家认为,通过丰富“出海”模式,将“小而美”的单刊发展成“大而强”的科技出版集团,将有助于更多中国科技期刊 “走出去”之后 “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