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伟)在网络安全领域,基础电信运营商肩负着网络信息安全“第一道网”的重大责任。近年来,上海移动、上海电信、上海联通严格贯彻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与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履行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深度参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治理,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运营优势,融合运营商“全程全网”的网络安全服务能力,推出了一系列适应适合上海本地的优质网络安全服务和创新产品。
身为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国家队”,近年来,上海电信聚焦网络信息安全薄弱领域,逐步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云网融合加固、监测和咨询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安全产品已基本覆盖云、网络、终端、应用4个大类的46个小类。其中,上海电信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合作推出天翼云网卫士产品,为重点客户提供网络空间安全监测预警服务,并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安全加固或安全事件处置服务。经过试运行,目前已为一家全国性金融集团客户和一家本市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单位提供了安全监测和评估服务,有效弥补了这些企业单位现有网络信息安全措施的短板。与此同时,上海电信还将自身骨干网安全监测能力输出为安全态势感知产品,提供双创企业、中小企业试用体验,并计划在宽带上提供安全云盒增值服务,进一步降低安全咨询和防护的门槛。截至目前,安全态势感知产品已覆盖1800多家客户,安全云盒也已进入试商用阶段,积累了各类行业20多家标杆客户。
作为用户规模最大的本地基础通信运营商,上海移动始终坚持网络安全和业务发展并重、技术和管理并重,深化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在网络违法有害信息治理方面,上海移动已形成常态化治理工作机制,建设并完善了一整套覆盖垃圾短彩信、骚扰电话、手机淫秽色情信息、手机恶意软件、网间虚假主叫、国际诈骗电话等各类不良信息治理的技术手段。在做好网络侧常态化治理和专项治理工作的同时,上海移动还面向用户终端侧,陆续推出“呼死你”防护、“短信炸弹”防护、诈骗电话来电提醒、高频电话防骚扰等多项安全服务,其中,高频电话防骚扰服务向用户提供骚扰电话、诈骗电话拦截及防护功能,保障用户合法权益。该服务上线以来已开通39.35万户,拦截骚扰电话呼叫近6000万次。今年迄今已累计关停诈骗电话号码近2万个、诈骗电话来电提醒共计860万次。在网络实名登记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上海移动今年累计发送实名制、信息安全提醒短信1600万条,走字屏滚动播放实名登记、信息安全要求1.5万次,发布各类实名制、信息安全宣传稿件累计浏览量、转发量超过300万次。
在打造网络信息安全“第一道网”的过程中,上海联通充分发挥信息安全平台专业优势,进一步提升电信网络诈骗技术防范能力。该平台拥有一套完整的针对通信诈骗类信息安全事件的全方位技术手段,充分结合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数据诈骗识别模型及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处置能力接口,在事前自动精准预警、事中自动干预、事后自动处置方面进行一点管理,有效控制诈骗行为对用户的危害,提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及时性、统一管理性。上海联通近日还上线了一款免费公益产品——“联通来电管家”,该产品与工信部全国防骚扰综合服务平台实时对接,采用高频骚扰标记数据,可帮助用户屏蔽疑似欺诈、骚扰电话、广告推销、违法犯罪、响一声、保险理财、房产中介、教育培训、招聘猎头等九大类骚扰电话。功能开通后,平台主动为用户拦截前五种骚扰类型电话,用户也可根据日常使用电话的场景,自行设置拦截类型和拦截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