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07-21 第26,56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9版:人文聚焦

《红色弄堂》在沪出版,以“党史+海派建筑史”双重线索讲述革命遗址故事

上海这35条老弄堂,藏着哪些“红色秘密”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手绘插图 手绘示意图。 ◆《红色弄堂》寻访上海红色基因,串起沪上35处革命地标。 (均出版方供图) 制图:李洁
       ■本报记者 许旸
      
       上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红色基因何以在四通八达的弄堂里蔓延开去?助力“星星之火燎原”的海派建筑景观,有哪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日前,《红色弄堂》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聚焦中共建党初期至1933年中共中央撤离上海期间的35处秘密机关地址所在建筑,既是一部“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读本,也是“打卡”沪上红色地标的导览手册。
      
       “弄堂是上海独有的城市景观。弄堂之于上海,如同血管之于人体;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弄堂里走一走,那一定是遗憾的。只有走进上海的弄堂,才能领略这座城市的红色精神,发现一茶一饭中蕴含的海派文化真谛。”该书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编审张晓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5条精选的弄堂串起沪上革命历史脉络,将红色文化与海派建筑两条线索交织融合展开解读,以此献礼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
      
       走访隐蔽的“红色堡垒”,再现惊心动魄的历史现场
      
       《红色弄堂》所选取的35条弄堂里,都有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上海进行革命活动的旧址或遗址,其中一部分已成纪念馆对公众开放,一部分仍是普通民居,另有少部分则由于历史原因已不存在。在介绍每一地址发生的革命活动的同时,书中也阐述了每条弄堂的存在年代、人文地理环境等,力图再现历史现场。比如,书中谈到一个现象,中共机关在上海挑选开会或接头地点时,往往更看中隐蔽、利于开展革命工作的环境,各种细节读来惊心动魄。
      
       望德里的弄堂不长,但弄堂里的二十多幢石库门房子造得几乎一模一样,外人不易辨认,中共中央秘密联络点就在其中的1239号半。回想1928年初,霍家新、贺稚华夫妇经组织安排,从莫斯科回到上海后即住在望德里看守机关。这对夫妻住在楼下,楼上则是中共组织办公、开会、接头的地方。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罗亦农当时住在愚园路亨昌里,但这里是他常来批阅文件、接待来访之处。1928年4月15日,罗亦农来到望德里,先与邓小平同志接头。邓小平走后,他继续等待中共山东省委代表前来会面。谁知邓小平刚从后门走出,英国巡捕就带人包围了望德里。罗亦农没有一丝害怕,即刻随英国巡捕离开,因为他知道,只有迅速离开才能避免其他同志落入敌手。邓小平后来在史料中回忆道:“我去和罗亦农接头,办完事,我刚从后门出去,前门巡捕就进来,罗亦农被捕。我出门后看见前门特科一个扮成擦鞋子的用手悄悄一指,就知道出事了,就差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原来,正是沪上老弄堂石库门的前后门设置使邓小平脱离了险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革命斗争的险峻和共产党人在“选址”上的极度谨慎。
      
       让弄堂“红色地图”更完整
      
       除了实地走访调查,张晓栋也结合文献考证等科学研究,让弄堂串起的“红色地图”更完整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以辅德里为例,1922年7月中旬,陆续有人进入辅德里625号,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此前,李达和王会悟夫妇在这里住了一年,对环境了如指掌,负责中共二大会务安排的李达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家选作会址。张晓栋在书中写道:上海的门牌号,一般采用马路名加连续编号的方式编排,以外滩天文信号台为原点,从小到大向四周作散状线扩散。但也有不少地方不用马路名,这种情况越近郊区就越多。“辅德里当时属于新开发的地方,公共租界工部局当时就没有用这一方式为其编号。”
      
       革命工作与地理环境的相依相存,几乎贯穿了整本书的讲述。比如,坐落在如今新昌路的祥康里,曾是中共中央秘密印刷厂旧址。地下工作者们选择在上海市中心开印刷厂,正是相中了周围的特殊情况——当时的国际饭店施工的嘈杂声,很好地掩盖了印刷厂机器的轰鸣声。于是,印刷厂克服重重困难,印刷了许多重要的文件报刊材料,为党的宣传工作立下功劳。
      
       相关链接
      
       ■成裕里 首部“红色经典”诞生地建成时间:约1910年代
      
       地址:复兴中路221弄
      
       式样:旧式里弄
      
       1920年8月,在成裕里向里第5排的12号诞生了一家小型印刷厂,印出了影响深远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柏德里 小弄堂里的“中央办公厅”建成时间:1920年代
      
       地址:石门一路316-336弄
      
       式样:旧式里弄
      
       中共中央政治局联络点遗址,当年按照地下工作的要求,联络点以住家的形式作为掩护,多位共产党人都以房东或房客身份居住在里面。
      
       ■四成里“听风者”训练营
      
       建成时间:1930年
      
       地址:巨鹿路391弄
      
       式样:新式里弄
      
       中共中央早期无线电训练班旧址,当时共招收16个学员,为掩人耳目,门口挂出“上海福利电器公司工厂”的牌子,学员自称技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