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祝 越
5月份国内经济数据亮点频频。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比4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降幅比4月收窄4.7个百分点。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3%,降幅比1-4月收窄4个百分点。
对于5月经济的整体表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目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继续显现,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生产需求继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积极因素逐步增多,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态势。
汽车市场销售回暖,网上零售增速加快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形势持续巩固,企业复商复市步伐加快,居民生活秩序明显恢复。特别是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多项政策促进下,居民消费持续改善,市场销售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下降2.8%,降幅在4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收窄4.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7%,收窄5.4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5月份乘用车销售量同比增长7%,4月份为下降2.6%。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5月份乘用车综合销售量同比增长1.8%,而4月份为下降5.6%。
此外,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继续加快。1-5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增速比1-4月加快2.9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3%,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5月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1%,快递业务收入增长25%。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表示,在居民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以及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的共同带动下,市场销售好转态势进一步巩固。下阶段,随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持续推进,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消费市场将逐步回归正常。
工业生产稳定回升,投资降幅连续收窄
昨天公布数据的亮点之一是工业生产继续回升。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截至5月27日,67.4%的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八成以上,较4月下旬上升6.6个百分点。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在上月由负转正基础上继续回升。
5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2.2%,加快6.4个百分点,增速为2018年下半年以来各月最高水平。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丁勇表示,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在一系列稳投资政策的作用下,投资项目建设持续加快,投资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均由负转正。
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经济有望持续复苏
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推进,二季度经济增长能否转正?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认为,二季度经济恢复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困难挑战,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还要看6月份的经济恢复情况。
二季度以来,生产需求持续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主要指标与一季度相比明显改善。然而,境外疫情肆虐,世界经贸严重萎缩。二季度,世界贸易组织(WTO)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为87.6,创历史新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二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将比一季度下降26.9%。与此同时,国内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受到制约,制造业投资动力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付凌晖认为,数字经济全面提速,智能化、科技型产品较快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问诊等快速扩张,无人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将有力支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