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04-04 第26,459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综合

从“火神山”“雷神山”到上海各大发热门诊,联影智能产品现身抗疫一线

“硬核”装备让远程诊断更高效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记者 李晨琰
      
       眼下,各行业正在加紧复工复产,对上海联影来说,“复工”似乎不存在,因为疫情以来,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医学高科技企业就没停止过“奔跑”。
      
       从武汉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到上海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乃至全国20多个省市的各级医疗机构,联影的“天眼CT”“云平台”、人工智能(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等科技利器,在此次战“疫”中脱颖而出。
      
       智能CT连夜进驻上海发热门诊
      
       医生无需进扫描间,“聪明”的智能设备会自动识别患者的身体部位,自动完成摆位、扫描等流程,大大减少医生与病患的近距离接触。新冠病毒来袭,拥有人工智能技术的联影“天眼CT”和搭载“可视化曝光”技术的X光设备等迎来“史上最大订单”,除夕前后的十几天内,向全国各地紧急发出200多台抗疫急需的CT和DR(数字化X光机)设备。
      
       发热门诊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就在小年夜,上海联影连夜为瑞金医院调配“天眼CT”,医院方面赶紧腾出房间,清理消毒,多方努力,一夜之间就在发热门诊里建起了一个全新的CT室。除夕夜,“天眼CT”就在瑞金医院运作起来,院方也在当天实现了发热门诊“五不出”,即挂号收费、检验、检查、取药、治疗均在发热门诊内完成,在严格确保“不漏诊”的情况下,做好发热病人与普通病人的科学分隔,减少交叉感染。
      
       自瑞金医院开始,联影的高端智能CT陆续进驻上海以及全国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
      
       “装机铁军”驰援湖北,不断挑战非常规任务
      
       在联影向全国发货的急需抗疫设备里,发往武汉的最多,占比达四分之一。由此,也诞生了一支联影“装机铁军”,90后设备安装工程师李志宇就是其中一员。
      
       武汉“封城”后,李志宇和兄弟几个集结到武汉,当地众多医院需要安装CT筛查患者,他们开始了不眠不休的战斗。尤其是在1月30日,武汉火神山医院,一组印有联影LOGO的集装箱被大型吊车运进施工现场。医院尚未建好,大型医疗设备先行进驻,这在业内还是头一回。2月1日火神山交付期限近在眼前,那天,在半户外的环境下,你打灯,我连线,以往需4天安装调试的设备,经他们24小时不停歇奋战,一天不到成功交付。
      
       从1月26日抵达武汉开始,李志宇和同事们挑战的是一次次非常规任务。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装机,为解决CT进场问题,他们砸了半面墙,砍了一棵树,还拖走了一辆车……为生命奔跑,各方齐心努力。
      
       驻守武汉这段时间,联影CT应用培训专家邵强走过当地40多家医院,穿着隔离服连续十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息,对他来说是常态。
      
       为让上万名轻症患者及时得到集中收治,武汉十多个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场所被火速改建为方舱医院。如何让CT快速适配这些非医用场地,并在扫描时避免交叉感染?联影紧急为方舱医院量身定制了一套智能放射科全流程解决方案——联影方舱CT“应急放射科”,而快速教会医生使用就是邵强的任务了。2月16日,武汉大雪初霁,第一间联影“应急放射科”第一时间在江汉方舱医院启用,这是邵强多日奋战的又一个“战果”。
      
       “你们设备什么时候调试好,我们什么时候就能做上CT。”邵强对患者的这句话记忆深刻,他说,“很多患者在联影的医疗设备上看到了希望,也让我看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
      
       春节期间,联影有近300位工程师、服务人员、培训人员在全国各地的医院奔忙,仅在湖北一线,联影就有近100位员工,其中半数在武汉,24小时响应医院需求。
      
       “联影云+AI”,拉起应急分级防控网
      
       联影互联网医疗事业部项目经理邓俊是武汉人,可他将近两个月没回过家了。1月22日,距离除夕还有两天,他接到任务赶往武汉市第七医院。作为新冠患者定点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放射科在疫情暴发初期面临着极大的医疗资源不足、人手紧缺等问题,放射科CT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转,平均每台设备一天要接诊200多位患者,医生的读片压力巨大。
      
       正是在邓俊与同事们的努力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联影云平台”在除夕上线了,中南医院可远程协助七院开展CT影像诊断,大大缓解了基层医院的就诊压力。至今,该“云平台”已实现7000多例远程诊断。
      
       紧接着,武汉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接入了该平台,共享中南医院的远程诊断服务。此外,湖北黄冈市的13家定点医院陆续接入联影“云平台”,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基层,拉起一张分级防控网。
      
       “远程诊断系统的开通,为医院合理高效分配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主任徐海波介绍,借助搭载在联影云平台上的联影u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医生能检测到微小的、不明显的疑似病灶;针对确诊病患,系统还能分级评估,获得“新冠肺炎严重指数”,给出分流指引。
      
       “联影云+AI”,让远程诊断更精准、更高效。继一系列智能设备在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全国大小医院投用之后,联影还将不断根据医院对医疗技术提出的新要求研究推出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