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居哲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如何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学者从哲学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角度予以分析,回应社会关切。今刊发四位学者的观点。
——编者
新冠肺炎疫情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心理上程度不同的影响。比如说,我们会恐慌、焦虑、抑郁,甚至有些人感到愤怒。这是疫情发生之后一种自然的应对反应。
面对疫情,为什么不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要面临周遭的规律性变化,有些变化是可预期的,比方说生老病死;还有突发性变化,比如说天灾人祸。在应对过程中,我们已经练就了一种称为“心理弹性”的适应力。它的实质就是摧而不垮,甚至是遇挫弥坚。
高心理弹性者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核心特点:对于变化的顺应能力非常好;情绪调整能力较强;坚毅而乐观;拥有比较好的计划能力和执行性。这对我们怎么提高个体的心理弹性,促进疫情中的适应和疫情后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价值。
怎样提高心理弹性?我们给大家编撰了一个心理弹性增进三字经:
一顺便。纳变化,重防范;管信息,隔谣言;暂抽离,进心田。
巧用力。定计划,实现它;多阅读,看名家;轻音乐,慢韶华。
在一起。绘本多,亲子乐;共怀旧,深交流;说好话,疏烦忧。
多积极。思过去,念未来;惜当下,自关怀;春寒尽,花盛开。
我们有四个层面,来说心理弹性三字经。
第一,“一顺便”。就是我们要顺应变化,来接纳变化。
第二,“巧用力”。疫情期间,人的掌控感的丧失是影响到我们感受的很重要因素。定一个哪怕是小小的计划,实现它,就会感觉有一种掌控感。书籍可以为我们提供更丰厚的人生启迪,让我们既能够感觉到人应当敬畏自然,也能够感受到我们是天地间非常幸运的一粒微尘,应对变化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当中都要去做的一件事。听一听轻音乐,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疗愈的手段。
第三,“在一起”。足不出户让很多人有更多时间跟家人在一起,但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做好更多设计和想法,很多人会有一种大眼瞪小眼的感觉。所以在这里提了三层想法:
“绘本多,亲子乐”。在疫情发生之后,青少年特别是年幼的儿童,更多时候会通过过度的黏人来表达内心的情绪。我们的团队研究发现,如果父母在跟孩子一起读绘本时,在跟绘本故事的情节相关联的地方,设计一些片段化的小游戏,包括拟声、一个动作,或是简单的角色扮演,对于我们的孩子都是非常好的疗愈作用。
“共怀旧,深交流”。积极临床心理学发现,怀旧是一种带有淡淡苦味的甜,会让我们的心理获得一种超越感和厚实感,而另一些研究发现,当我们在叙说过去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在整理自己的过去,这种整理过程它是一个个人统一性获得的很重要的路径。跟我们的家人多做做这种交流,其实不仅能够加深情感,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获得对关系、对个人、对家庭的更深度的认同。
“说好话,疏烦忧”。我们发现,有一些人出口不讲究,说话比较随意,动不动就对对方进行评价。家庭成员之间,该怎么样让我们的话说得氛围好一些,让我们感受好一些,同时真正获得这种关系的支持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有八个字叫“好好说话,多说好话。”非常重要。
第四,“多积极”。怀有积极的思维,积极地面向未来,积极地接纳过去,“思过去、念未来、惜当下、自关怀。”我们相信春寒尽了,万花一定会盛开。
在这段时间中,更要强调一种“神经纪律”。很多人在自己的家庭当中,可能比较休闲,这是一种行为暗示,久而久之它会让我们因为这种状态而变得更加懒散。所以建议大家在家时,第一,发式要整齐。第二,可以适当地穿一穿你的新衣服。第三,走路的时候,要大步流星往前走。第四,要科学膳食。第五,我们要做适量运动。第六,要做充足睡眠,睡好我们的身体免疫力,就会能够保持比较好的战斗力。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