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03-04 第26,42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专版

在送餐消毒测体温间隙解隔离人员燃眉之急

隔离点社区医务人员主动当起“快递小哥”

隔离点医务人员将快递仔细写上姓名、房间号。 (闵行区卫健委供图)
       ■本报记者 何易
      
       “朱先生,您的快递到了,一会放您门口。”“张小弟,你的书取到了,别急,马上给你送过去。”“陈阿婆,您想吃的酱菜到了,一会跟晚餐一起送过去。”……
      
       听说过美团、京东、顺丰,但你肯定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团队,他们都是基层社区医务人员,身着白大褂,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集中隔离点,在送餐、消毒、检测体温的间隙,却心甘情愿地当起了快递小哥。这份特殊的职业体验,起源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1月28日,闵行区马桥镇集中隔离点启用,一群需要特殊照看的男女老少,陆陆续续、行色匆匆地住进指定酒店,进行为期14天的“闭关”生活。特殊时期,隔离点所在地的社区医务人员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闭关”期间的守护保障工作。于是,他们送餐、送药、送奶粉、送刮胡刀……每天像快递小哥一样随叫随到,将一堆快递仔细地写上姓名、房间号,再三消毒后及时送达。他们恪尽职守,就是遇到特殊的快递需求,也能尽量满足。
      
       55岁的王先生,因为患病需要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匆匆忙忙住进来的第二天,他发现随身带的药品存储不足了,于是赶紧联系家人,结果家里也没有存货,医院又断货。“焦头烂额的王先生一早打电话给我们的医护人员求助。”正准备前往隔离点上班的陈护士长在了解情况后,二话不说,立即把自己服用的药品“顺风”带给了他,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今年九年级的张小弟,“闭关”期间学业不能放松,所以,隔三差五地在网上购买各种学习资料。“哥,我的书到了,取件码发给您,帮我取一下,谢谢!”“哥,不好意思,我的参考资料到了,急用,谢谢!”这不,他的专属“快递小哥”小李医生一收到短信,立刻跑到蜂巢取件柜帮他取快递、送快递,生怕耽误了他的学习进程。
      
       前几天,快解除隔离的何先生突然有点咳嗽,紧张地打电话给对口负责的赵医生。赵医生在详细询问症状后,一边安抚何先生的焦虑情绪,密切关注体温、咳嗽等症状的变化,一边根据他的情况帮他代买莲花清瘟颗粒、止咳枇杷膏。拿到药后,还亲自消毒打包送到何先生手上。在赵医生的悉心指导下,忐忑不安的何先生慢慢放下心来,两天后,咳嗽也渐渐好了。
      
       在这个特殊时期,这群敬业的“快递员”,正为抵达抗疫胜利的彼岸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