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02-23 第26,41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2版:专版

“上海智造”:声控电梯在湖北“上岗”

       ■本报记者 周渊 通讯员 樊姝倩
      
       “电梯你好,去一楼。”“一楼,好的,电梯下行……再见!”
      
       昨天,在湖北宜昌第二人民医院里,一部特殊的电梯“上岗”了——不需接触、全程声控,医护人员和患者只需报出楼层,电梯就能自动抵达目的地。而这部声控电梯的核心设备正是源自“上海智造”。
      
       疫情防控期间,因为担心公共电梯的按钮会导致病毒传染,各种花式按电梯法应运而生,还有人突发奇想:如果有了声控电梯,就不用这么费劲了。让这个想法变成现实的,正是获得2019年“上海工匠”称号的潘阿锁和他所在的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月19日傍晚,一个特殊的快递包裹历经千辛万苦送达湖北宜昌第二人民医院,包裹的起点来自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第二天,等候多时的工作人员将里面的一套特殊装备安装到了电梯上,经过一番仔细调试,这部开启声控模式的电梯于昨天正式投入使用,最大程度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说起声控电梯的由来,电梯工程师潘阿锁回忆,大年初一早晨,他和公司董事长视频会议,聊起了朋友圈里不少人晒出的花式按电梯法,两人不谋而合地想起几年前公司曾开发过一套声控设备。“病毒容易通过接触传播,我们的声控设备不是正好可以避免用手指按电梯按钮吗?”想到这里,两天前才回到盐城老家的潘阿锁当即决定赶回上海,对这套系统进行再开发。
      
       潘阿锁一边安慰母亲,一边迅速打包行李,连夜开车回到上海。次日,他召集12位没有回家过年的团队成员,翻出几年前的研究成果,加紧开发电梯声控设备。
      
       然而,正为研发声控设备忙得不可开交的潘阿锁又接到了新任务——为扩建的北京小汤山医院设计配套电梯,以及为湖北宜昌第二人民医院加装电梯,其中,宜昌方面更是要求“两天内必须完成电梯生产,三天内完成安装”。有着十多年电梯设计开发经验的潘阿锁和团队从容应对,仅用4天就将电梯图纸顺利交付北京小汤山医院建设方,而后又带领团队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随时与宜昌电梯安装团队保持沟通,很快,加装电梯工程也顺利完工。
      
       与此同时,声控设备的开发也接近尾声。“由于有几年前的研发基础,最终我们只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这套设备的最终定稿。”潘阿锁介绍,作为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湖北宜昌第二人民医院顺势成为声控电梯的尝鲜者。
      
       2月10日,潘阿锁带领团队在自己公司的电梯上尝试安装了这套声控设备,结果运转情况良好。经过几天的测试和微调之后,17日,潘阿锁将设备精心包装后托付给了快递公司。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这个包裹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在工作人员熟练的操作下,设备被顺利安装上了电梯。与此同时,另外两套声控设备也正在送往北京小汤山医院的路上。
      
       “这部电梯解放了我们的双手,更避免了电梯按钮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现场“尝鲜”声控电梯的医护人员纷纷点赞。
      
       这部刚投入使用的声控电梯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不少网友还关心,上海生产的声控电梯能否听懂湖北方言?对此,记者从潘阿锁团队方面了解到,目前声控电梯只支持普通话,但不排除未来可能会“解锁”更多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