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晶卉
上海的沿街商铺逐渐开业,公共区域疫情防控工作怎么落实?连日来申城的商务楼宇陆续复工,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否已随之加强?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城管执法局、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就逐渐迈向常态运行的城市防疫防控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城管部门对沿街店铺已进行了系统排查
“截至2月18日,全市现有沿街商户约24.5万余家,现已开业经营的有9.1万余家,占比37.2%。”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表示,城管部门对沿街店铺已进行了系统排查,对于未开业经营的商户,执法队员通过电话联系、张贴告知单和微信二维码提示等方式,引导店主和经营人员落实健康信息登记、居家隔离等措施后再开业,对于已开业的商户,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和指导督促。
针对沿街商户等公共区域疫情防控工作,徐志虎介绍,城管部门已落实各级城管执法队伍三级包干任务,各区局机关、街镇中队、队员分别“包面”“包块”“包段”,确保做到街区疫情防控风险排查全覆盖、巡查执法无死角、责任落实无盲区。
目前,城管部门已制定了沿街商户开业防疫措施规范,下发了城管疫情防控检查手册,督促沿街商户做到“六个必须”。截至2月18日,城管部门共检查到未落实防疫措施的商家1.2万余家,占开业总数的13.9%,已全部进行了督促整改。
徐志虎介绍,为提升服务沿街商户的效能,城管部门还推广应用沿街商户疫情防控微信应用,简称城管“防疫通”App,商户扫描二维码后,可自动提示开业所需的疫情防控措施。此外,推动各区局对接各区“一网通办”平台,共享沿街店铺及人员信息,实现“非接触”排查检查,动态掌握商户开业、经营人员健康状态及防疫措施落实情况,便于安排实地检查的周期和频次。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已累计出动11.2万余人次,检查沿街商户、商务楼宇等重点区域及周边道路68.1万余个(条),发放健康防护提示单28.1万余份,依法查处占道设摊案件140件。
商务楼宇上班人员增多,筑牢复工“防火墙”
随着本市复工企业增加,本周进入商务楼宇办公的人员数量明显增多。市房管局副局长张立新介绍,各区、街镇和物业服务企业根据辖区、楼宇具体情况,采取了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商务楼宇复工后的疫情防控和复工保障工作,筑牢商务楼宇疫情管控“防火墙”。
在实践中,各区和属地街镇主动作为,把企业有序复工摆上重要位置。例如,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一楼一案、划片包干”管控疫情。根据不同楼宇的复工安排及返岗员工具体情况,对辖区内37栋商务楼宇制定了防控工作方案,做到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两不误。同时,组织街道干部和社区民警、党群工作者近80人,分片包干,深入楼宇管控一线,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
张立新介绍,商务楼宇物业服务企业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多措并举控疫情,“有的物业服务企业与复工企业协商确定错峰上班时间,尽最大可能减少人群聚集;有的物业企业购置了红外线测温仪,提高人员测温的通行速度;有的物业企业还在商务楼宇合适位置搭建了临时隔离测温区,供第一次测温不合格人员短暂休息以后,准备第二次测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