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年六个大科学设施装置交付,上海将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基本框架,科创策源能力持续进阶,为我国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从顶尖科创设施、重要的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丰富特色承载区,到最广泛的创新生态——当下,上海正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初衷,围绕四个维度谋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
日前举行的十一届市委八次全会指出,要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上海提升城市治理能力,首先必须着力增强城市核心功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此充分释放、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构筑起上海不可替代的战略优势。
记者昨天从相关部门获悉:随着明年六个大科学设施装置交付,上海将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基本框架,科创策源能力持续进阶,为我国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大科学集群及功能性平台,围绕“卡脖子”技术展开攻关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明年将形成基本框架。”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刘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市科技系统正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科技创新工作的总要求为指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强化基础研究,筹建全球化的创新平台,培育丰沃的创新生态,全面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四个维度可以描摹出当下这张科创蓝图的“进行时”,其中顶尖科创设施、重要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无疑是重中之重的两个层面。
首先,作为上海科创中心核心区的张江国家科学中心聚焦建设大科学集群,一方面为国内科学家提供各类创新平台,另一方面释放辐射效应,打造能够吸引全球科学家来此从事科技创新的枢纽平台。
今年5月,落户上海张江国家科学中心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度过了10岁生日。迄今累计已有2.5万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借助上海光源产生了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明年,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将有六个大科学设施装置交付,还有一个在建。这些大科学装置将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围绕“卡脖子”技术展开“硬碰硬”的攻关。
第二个层面,明年一批重要的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将相继落户上海。这些是面向具体产业、具体领域的重大布局,将发挥出带动效应。据透露,这批功能性平台目前启动运行的有15家,如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转化运营载体;在走审批流程的有5家;处于培育中的有5家。25家功能性平台涵盖了上海方方面面的关键领域和产业,成为科创中心建设“四梁八柱”的最核心支撑。
结合各自资源禀赋,一大批特色承载区亮相
在杨浦区,十所大学周边一个个科技园区破土而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助推器。这些科创载体串珠成链,激发出科技创新的“场效应”,为区域发展创造税收达40亿元。◆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在徐汇区,依托区域科技服务功能优势,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正加速建设,人工智能与5G、区块链、物联网等融合发展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打造出一批示范性深度应用场景,构建从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到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去年,上海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21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3。
在闵行区,以环上海交大和华东师大周边区域为重点,探索高校与区域联动,促进科创成果溢出的新模式、新路径,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创业集聚示范效应。目前,这个名为“零号湾”的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已打通从研发、应用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链,吸引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创企业在此落户。据悉,一期入驻项目超过560个,设立企业超过400家。
放眼全市,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大背景下,每个区都结合各自科技资源禀赋,形成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成果承载平台,打造成为科创中心的特色承载区,展现出一幅错落有致、亮点纷呈的科技创新全景图。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为创新策源能力培育沃土
如果说科创中心框架的最顶层研究,是科学家要干的,那么这个框架最广泛、也最丰沃的地基,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良好创新生态,这也是科技创新最基本的条件。
科技创新制高点不仅包括面向未来的“高精尖”,更包含着“活在当下”的民生之需。伴随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功举办,上海面向全球发布了第二批19个世界级人工智能(AI)应用场景,聚焦“AI+医疗”“AI+教育”“AI+城市管理”“AI+产业发展”。借此,越来越多AI技术褪去了“高冷”面纱,从未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同样,基于市场期盼与实际需求,以及“十年磨一剑”的超前布局与孜孜探索,上海生物医药创新成果也迎来了“井喷”:据统计,国家药监局每批准3个一类新药研发,就有一个来自上海张江。
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层面进行科学普及,鼓励更多青年从事创新,同时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评价机制,转变作风,改进学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上海创新策源能力培育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