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前驻巴黎记者 李斌
记者 吴姝
随着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脚步的临近,70余家参展的法国企业进入紧张的筹备冲刺阶段。
法国是本届进博会15个主宾国之一,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热切期待即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届进博会。记者从法国驻上海商务投资处了解到,本次参展的法企分别入驻法国国家馆和企业馆两处。其中,法国馆包含16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法企、6个大区以及法国公共机构的展台,其余60至70家法企将按照行业类别在企业馆中设展。
谈到法国企业,一些知名品牌就会浮现在人们脑海。法国馆方面表示,在本届进博会上,他们也想展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法国企业,因此将“法在其中:法国企业服务中国消费者”定为法国馆一个新主题。
“我最想给参展商和中国观众们展现的,是法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服务业的专业性。”入驻法国馆的16家法企之一、旅游度假龙头企业太阳季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李祺(Dimitri Delopoulos)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由于去年得知消息太晚,他们与首届进博会失之交臂,今年6月当听说法国商务投资署已发出报名通知,他立即打电话给巴黎总部的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杰拉德·布雷蒙商议,做出决定:参加这届进博会,不能再错过了。
从8月起,法国驻上海商务投资处每周召集包括欧莱雅、赛诺菲、圣戈班等集团在内16家在国家馆参展的法企一起开会,讨论参展的具体细节。记者了解到,法国馆共占地256平方米,每家法企除了拥有专门小展台外,法国馆的公共空间也是他们展示的舞台。在公共空间中,还将举办50多项形式丰富的活动,这是法国馆会展期间的亮点所在。
据了解,本次参展的大多数法企属于农产品行业。与其他展示有形产品的参展商相比,如何展现法国服务业无形的产品成了李祺的难题。“我们准备了电影、视频、饮料、可爱的玩偶等,也会举办几场签约仪式。至于有什么惊喜,当然要保密喽。”他说,“是时候把欧洲已经发展成熟的旅游度假业带到中国了。”◆下转第九版
(上接第一版)
身在一家“落户”上海3年多的全球化法企,李祺对中国政府近年来的政策非常了解,也对中国旅游市场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李祺说,中国正走在城镇化的道路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2018-2022)的实施,他感到中国政府的政策方向与其企业目标十分契合:“我们就像在乡村设立‘工厂’(旅游目的地),每家‘工厂’可以吸收1000名以上的当地雇员。其他产业的工厂过几年可能搬迁,但我们的‘工厂’一旦开发就是永久的。”
在与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的合作中,李祺也感受到中国巨大而友善的市场。“当地政府起到政策引导和决策作用;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基金和保险公司负责地产投资;我们提供服务、运营和咨询。”李祺说,“相较已经成熟、发展空间极其有限的欧洲旅游业,中国的旅游业朝气蓬勃,就像50年前的法国,有很多新的旅游目的地等待开发。”
对于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上海,李祺特别提到,它处于长三角地区的中心位置,机遇多、同行多,也是他们“落户”中国的最佳选择。目前集团与中国企业共同开发的12个旅游目的地,基本分布在东部沿海和四川省,长三角地区是集团的重要战略位置。
最后,谈及对进博会的期待,李祺说:“这不只是一场中国的盛会,也是世界企业的聚会。它打破了我们过去对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一般性理解——告诉大家,中国不只是一个庞大的出口国,而且是个友好的进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