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19-10-07 第26,279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教科卫

从姑息修补到再造心脏,给宝宝一颗完整的心

上海医生“双心室拯救计划”成功挑战世界手术技术巅峰

       本报讯(记者唐闻佳 通讯员姜蓉)“双心室拯救计划”是国际医学界针对功能性单心室患者提出“建立双心室”的更高要求手术方案,也是当下小儿心脏外科领域最高难度系数手术,仅有少数发达国家的个别医生掌握。日前,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布消息称,该院已接连完成三台“单心室转化为双心室”手术,一台手术平均耗时6到8小时,这是中国医生首次独立完成该手术。
      
       不久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办的第九届上海儿童心血管病大会上,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的数十位小儿心血管专家,就当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病例进行了激烈讨论。其中,“能否采用新观念、新技术使得功能性单心室患者恢复双心室循环的可能性”成为主要议题。
      
       功能性单心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这样的孩子只有一个心室或异常复杂的不确定心室,常常会出现严重的缺氧或肺充血症状。即使接受手术,这些孩子到20岁左右仍可能出现肝脏纤维化和慢性心衰。
      
       目前对功能性单心室患儿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就是接受姑息修补手术,但患儿长期预后仍不理想。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技术革新,为提高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世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学会以及发达国家的心脏学会都陆续提出了“双心室拯救计划”,即从传统意义上的“单心室姑息修补”向更高难度系数的“建立双心室”转换。在本次上海会议期间,国际讨论团亦一致认为,唯有“建立双心室”,才是更高意义上的心脏重生。
      
       代表中国最高先心病诊治水平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决定向技术巅峰发起挑战。
      
       9月23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心脏中心,一场病例讨论如期而至。心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麻醉科、先心研究所、护理等各领域专家参与,随后,设于该医院内的上海市结构性心脏病虚拟现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带来了为9名单心室患儿度身制作的三维“心脏”,用于专家们模拟手术过程,制定最优手术方案。
      
       9月23日至25日,首批三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儿接受了“单心室转化为双心室”手术。此次手术专家组组长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教授刘锦纷、张海波、郑景浩共同担任。每位患儿的手术平均时间为6至8小时,三台手术对心外、麻醉、体外循环、影像、护理等学科间的合作提出极高挑战,手术过程中相当于把先心病治疗领域的绝大多数高难度手术进行了叠加再升级,难度可见一斑。
      
       目前,三名患儿手术已全部成功。张海波表示,该项世界顶尖手术技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将国内复杂先心技术的目录进一步拓展,难度系数已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今后将通过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平台进行技术推广,也将向医院的“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伙伴开放,惠及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