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童薇菁
“朱砂痣与蚊子血”“白月光与饭粒子”的精妙比喻,是爱情小说留下的最为经典的批注之一。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捕捉了人性中隐秘微妙的情感,并深深影响了很多人爱情与处世的态度。时隔十多年后,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大戏院艺术总监田沁鑫,将第三次触碰“红白玫瑰”,在话剧舞台上演绎这个故事。
没有明星的光环,也没有过多的舞台经验,田沁鑫此次启用的演员,平均年龄只有22岁,主要由去年成立的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话剧团构成。同时,在此次创排的新版中,田沁鑫将继“青春版《狂飙》”后,再度发掘戏剧与影像“合作”的艺术魅力。
田沁鑫是最早触碰“红白玫瑰”题材的女性导演,从2007年开始推出过不同版本,无论是大剧场版还是小剧场版,无论是“明星版”还是“时尚版”,都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首次将这部小说改编为同名话剧,田沁鑫邀来秦海璐、辛柏青等主演。她将佟振保“一分为二”,由两名演员分别饰演佟振保的AB面——一个是需要时时在人前经营、维护自己人设的“振保”,另一个是更内心化、真实化的“振保”。舞台上,透明的玻璃长廊将表演区一分为二,两个佟振保和两朵“玫瑰”在左右两侧不时穿梭,以隐喻现实中的人们时常在回忆与想象之间沉迷。
三年后,田沁鑫又推出了“时尚版”《红玫瑰与白玫瑰》。这版将时代背景由1940年代的旧上海移植到21世纪,紧密围绕80后的事业、感情和生活等展开,视角也从男性转换成女性,一男二女的人物关系变成一女二男,“女振保”周旋于两朵“男玫瑰”之中,同样引发现代观众的共鸣。
《红玫瑰与白玫瑰》书中埋藏于字里行间的活泼与毒辣,无不释放着作者大胆与才华。谈及第三度碰撞“红白玫瑰”的原因时,田沁鑫称是被原著中一句“即使受了很多苦,我们还是应该选择爱”所触动,她想知道作者如果复活,是否仍然能够用特别都市的方式,妥善解决爱情难题。田沁鑫也想借关注视角的转变,用小说的智慧与幽默,帮助现代人尤其年轻人,厘清何为欲望何为爱情。
新版话剧《红白玫瑰》脱胎自前两个版本的精华。田沁鑫将《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一众人物颠覆性别,从1940年代穿越到2019年的职场,留洋归来的“男振保”变成了职场丽人“女振保”,“红白玫瑰”顺势化身为男性更换了行头。虽然成为了当代青年,但他们的情感故事似乎依旧逃不脱经典的文本。关于现代都市爱情的种种关键词也会在剧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