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4月24日 星期三
2
要闻

从自然村到生产大队再到街道社区,徐汇区康健地区70年孜孜追求“使居民身心更健康,让社区生活更快乐”

持续聚焦百姓“康乐”,努力“研磨”群众获得感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牌楼村的村民大多是耕耘树艺的农民。此后他们的身份变成了新村居民。图为上世纪50年代,农民在农田里劳作。
2004年康健社区第一届社区运动会开幕式在社区体育场举行。
2004年康健社区体育场全景。 (均康健街道供图)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这个4月,徐汇区康健街道桂江路樱花大道的几千株樱花树进入盛花期。少有人知,这条长达3公里、上海中心城区最具颜值的樱花道,原本是一大片违建,杂乱不堪。经过前两年拆违建道、栽树种花,最美大道真正铺进了居民群众的心坎上。

    这两年,康健街道正创建上海市园林街道。走进这里,很多人的第一感受是:舒坦——这里绿化覆盖率超过52%,河道众多、园林点缀其间,一派“风景旧曾谙”的江南韵味;这里住宅建筑多样,多层、高层、别墅,疏密有致,兼具田园风光和现代感。

    由感官而来的“舒坦”,其背后是数十年的功夫——不止硬件,更在于精神风貌、人文风貌上的虚功实做。

    不同时间刻度,回应关切不能变

    张东林,原牌楼村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年逾七旬的他,给自己的人生轨迹划出了一个重要时间节点:1989年。在那以前,他和很多人一样,是生长于斯、耕耘树艺的农民,此后身份变了——成了新村居民。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80年代,这是一段以农耕为主的悠长岁月,当时这片土地上的“传奇”很值得细细咀嚼。张东林细数:初时,牌楼村农业生产以蔬菜、粮食种植为主,主要供应上海居民,上世纪50年代农村合作社建立后,牌楼村年年都被评为先进村;50年代末村里应广大农户需求办起了集体学习班,供村民更新现代化知识;到了60年代后期,生产大队涌现出66名农民党员,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农民群众积极组织生产生活。

    在“备战、备荒”的年代里,如何实现口粮自足,是当时群众最关切所在。为此,牌楼生产大队第十一生产队艰苦奋斗,提高亩产,率先实现口粮自给自足。生产队这种“回应关切、敢闯敢拼”的精神成为一时标杆。

    不同的时间刻度,这种精神始终赓续传扬。

    上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大规模体制改革、城市改造,和城市中很多地区一样,这里大变样:村落变社区,农民变居民。进入90年代,大城市累积的“常见病”也在这儿逐步显露,如“原住农民”与迁移来的城市居民的融合、环境面貌的整治、生活习俗与精神风貌的调整等等。

    “硬件好,并不意味着就能‘天然免疫’。”康健街道的干部们直白地表达着心里的“不踏实感”,他们开始探索“以党建带动社区文明创建相结合”,着力于顺民心、办实事,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黏合社区情感、提振朝气活力。

    一脉相承的努力,成为“康乐工程”的重要基石。

    人民盼的,就是实事要干的

    细细分析康健地区不同时期诞生的“首创”,其背后有一条清晰主线——人民盼的,就是实事要干的。

    即便以现今的眼光,“康乐工程”的提法仍然极具人情味和号召力。当时的康健街道党工委并没有停留在这个鲜亮招牌的表面,而是下大力气吃透其内涵——从社会学家那里,他们获得提示:人的需求具有不同层面,如果不能满足群众主动参与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还是沿袭以往大包大揽的做法,就很难实现康乐目标。

    但群众究竟需要什么,又对什么感兴趣?

    以问题为导向,“康乐工程”开始架梁立柱:首先,成立“康乐工程”相关课题研究组,明确包括社区、楼组、文体团队等在内的组织推进架构;组织开展彼时的“大调研”,启动“千人访万家”,鼓励干部往下走、到群众中去;引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建立反映社区居民人员构成、思想状况、生活需求、困难群体和建议要求等五本贴肉的“民情账”。在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支持下,康健街道还首次探索运用“快乐指数”测评社区居民的快乐感和满意度——建立反映快乐程度的综合指数,把群众的快乐感作为检验“康乐工程”成效的评价标准。

    当年社会学者有一番点评:以很难定量的“快乐”评判项目成败,其科学性有待探讨,但最令人动容的是这份初衷——以人为本推进社区建设,让社会生活共同体联结为思想道德共同体,营造奋发向上的风貌、科学文明的生活、和谐亲密的关系。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早些年的“康乐工程”,顺应了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从物质消费逐步转向精神领域的时代需求;而新时代的康乐工程更努力去探索、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几乎每一年,康乐工程都被加载了新内容、赋予了新内涵,并相继形成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工作机制。今年,走过20年的“康乐工程”设立了“再出发”的行进轨迹——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形成在自治共治基础上的生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

    “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目标。无论在哪个年代,坚持带领群众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就一定能有无穷的动力和活力。”康健街道党工委书记陆恒炯说,“康乐工程”的内核回应了居民群众在不同时期的关切点,当下除了维护多元的经济、物质利益外,还要关注人们对文化、生态、民主、平等等精神层次的需求。

    和全市很多“民心工程”一样,“康乐工程”之所以在一方热土上生生不息,是因为始终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陆恒炯说,“康乐工程”始终坚持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有机结合,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过程,确保这一品牌工程始终坚持创新、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初步实现了从拓展功能到内涵提升,从关怀个体到引领氛围的转型升级,让“再出发”有了坚实底气。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