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4月11日 星期四
5
视点

暂别400天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华丽回归

打造一座“开放性”剧场,让这里成为一个有呼吸、有生命、有记忆的城市公共空间


修葺一新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观众大厅以及大剧场。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本报记者 童薇菁

    乳白的墙体与浅灰色的大理石地砖,用一道古铜色的围栏勾勒出整体的明亮和典雅……修缮一年多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剧场即将全部竣工,昨日记者前往探班,一睹新容。新剧场继续沿用了原有的ArtDeco(装饰主义)风格,观众门厅的两根大理石柱以及旋转门处的圆形拼花地砖被完整保留了下来——这里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每年30多万观众的必经之路,它与新的设计元素互相交融,寓意着剧场连接过去与未来。

    接下来,第22、23届佐临话剧艺术奖颁奖典礼将于5月11日在焕然一新的剧场举行,紧随而至的是“2019-2020”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开幕演出年的十场精彩演出。这意味着在告别400天后,这座沪上重要的文艺地标重新回到了剧迷的生活中。

    崭新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原有的三个剧场:一楼的“大剧场”艺术剧院、三楼的“小剧场”戏剧沙龙、六楼的“黑匣子”D6空间位置不变,但观众空间得到了拓展。艺术剧院一楼观众席可容纳513人(不含包厢),戏剧沙龙、D6空间分别可容纳观众232位、255位,其中,戏剧沙龙的观众席均可自由拆放,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灵活、多变的空间舞台。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还特别邀请了同济大学声学专家为剧场打造专业的“话剧声场”,确保演员不用佩戴麦克风就能把声音传递到最后一排,尽情展现话剧的艺术魅力。

    “打造一座‘开放性’的剧场是我们此次修缮的根本理念,”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张惠庆说,“剧场应成为一个有呼吸、有生命、有记忆的城市公共空间。”修葺一新的话剧中心剧场在观众活动空间上做了全新布局,利用安福路沿街绿树成荫的街道,原有的二楼和三楼沿街层面,全部打通开放给观众,专设“戏剧空间站”“小小戏剧家之家”等空间,观众来到剧场除了观看话剧,也可以有更多休息、思考、体验的艺术空间。透过玻璃窗,安福路沿街风貌独特的小洋楼、葱绿的树荫和咖啡馆可尽收眼底。而六楼和七楼被设计成两个展览空间。六楼“黑匣子”外的观众等候区将展陈上海话剧的发展史。七楼将作为一个全新的艺术板块和观众见面。首场大展览特邀当代艺术家周范以及他的团队,打造一个集多媒体、电子乐、装置、表演艺术为一体的跨界艺术展。这也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剧场空间探索上的一次大胆尝试。

    据悉,“2019-2020”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开幕演出年为观众献上的十部剧目中,有中俄合作、咏叹昆曲世家三代悲欢离合的原创话剧《良辰美景》;“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新创话剧奖和“托尼奖”最佳复排话剧奖获奖作品《天窗》;北欧剧协最佳戏剧奖获奖作品、获“易卜生奖”的挪威国宝级大师约恩·福瑟代表作《一个夏日》;上话携手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共同演绎的经典历史剧《亨利五世》;灵感来源于中国志怪古籍的舞台剧《山海经》等。所有十部开幕演出季剧目,将于本周六上午9点,在安福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进行统一的“半价开票”活动。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