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4月09日 星期二
8
健康生活

求医问药


    你有医学健康疑问,我们邀请医学专家来解答。

    tangwj@whb.cn

    问  哪些习惯可能会伤肾?

    答  钟逸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

    全世界目前约有8.5亿人因各种原因而患有肾脏疾病,且每年约有240万人死于慢性肾病。慢性肾病防控形势严峻,正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保肾护肾重在日常,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生活细节可能会伤肾。

    饮食过咸 由于人体摄入的盐分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分解,若食物含有过多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并且,饮食过咸可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影响肾脏正常机能。此外,由于肾脏与蛋白质代谢相关,若饮食中摄入过量蛋白质,亦会加重肾脏负担。

    喝水少 这会使肾脏血流量减少,一方面不能正常输送养分给肾脏,导致机能受损;另一方面则减弱了肾脏的排泄功能,使得大量代谢废物无法排泄、逐渐堆积,进而损伤肾脏功能。

    药物损伤 任何不遵医嘱使用消炎镇痛药物及抗生素等药物的行为,均可能导致肾脏受损。

    憋尿 尿液不能正常排泄,长时间停留在膀胱内容易导致细菌滋生,一旦经输尿管逆行,或可致肾盂、肾炎。

    其他不良生活习惯  如吸烟、熬夜等。吸烟本身会导致血管异常收缩,烟草中的尼古丁、铅、镉等重金属都是伤肾之源。熬夜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亦会影响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关注肾脏健康,还要学会从体检报告中了解肾脏机能变化的情况。

    ★尿常规 观察是否出现蛋白尿或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肾功能检查 主要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肾小球滤过率等。

  

    ★肾脏B超 主要探查肾脏的实质性和异位病变,如肾结石、肾囊肿等。

    问  日常艾灸有什么讲究?

    答  薛世勇 赵海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浦东分院中医传统治疗部医生

    艾灸可温经散寒、行气通络,对于寒凝经脉的病症效果优异。如关节冷痛、活动不利;妇女痛经、月经延后;胃痛、腹泻、哮喘等。

    艾灸是养生保健中便于操作且副作用小的可靠方法,其灸量、灸材、灸法多有讲究,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

    挑选适合的艾灸工具

    艾灸盒分为单孔、双孔、六孔等,配合绑带可固定在身上,适用于身体的多个部位施灸,对于关节、背部等不易固定的部位也可轻松施灸。

    艾条灸最为传统、直接,将点燃的艾条距离皮肤五厘米左右,温度控制在皮肤感到温热但无明显刺痛感,注意避免艾灰、火星掉落到皮肤或衣物上。艾条灸不适用于背部等难以观察的部位。隔姜灸、隔蒜灸是常见的隔物灸,所隔药饼可增强温经通络的效果,但操作复杂,建议由专业人员实施。

    选用适宜的灸温和灸量

    灸疗过程中最明显的是热感,之后可能会有酸、麻、重、胀、热传导、蚁行感等感觉,均为正常反应。艾灸时应时常用手判断肤温,避免随时间延长,皮肤对于温度的忍耐度增高、灵敏度下降,出现灸泡、烫伤、皮肤发痒、色素沉着等。

    一旦皮肤起泡、过敏或出现外伤,不应继续施灸。一般水泡不必戳破,用洁净纱布覆盖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活动时摩擦,大约一周可自行消退。若出现较大水泡或烧伤,须前往医院由医生判断并处理。

    艾灸后要注意什么

    多次艾灸过后,可能出现口干、咽干、咽痛、牙龈肿痛、眼干、眼痒、流泪、鼻干、流涕及头晕等上火症状,以及失眠、嗜睡、泄泻、便秘、矢气等症状。上述症状大多轻微,部分症状可能为灸疗起效的反应,休息一两天后可自行缓解。

    艾灸后可多喝温水,施灸过程中注意房间的通风及保暖,选用优质陈艾,以减少艾烟及其挥发物的含量。艾灸不可过量,一般一周三次左右,一次不超过三个部位,每个部位20分钟即可。

    哪些人不适宜艾灸

    艾灸虽可治疗多种病症,但孕妇特别是孕早期是禁止的。艾灸头部时,应注意施灸量,因为头部肌肉薄弱且毛发丰厚,艾灸头面部穴位易引起头晕目眩等症状。小儿若无病痛一般不灸。对于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哮喘,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纳差,中气虚弱引起的遗尿等可适量施灸。相较于成人,小儿的灸量宜轻。女性若月经量大,应在月经前五天及经期停止艾灸。糖尿病患者由于可能有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皮肤感觉不敏感,应适当降低艾灸温度,避免烫伤。

    问  情绪低落要不要看医生?

    答  陈俊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临床工作中,曾遇到很多来访者要求看我的心境障碍专病门诊。当我开始询问他们的情绪时,他们却支支吾吾、不知所云。真的是有难言之隐吗?其实不然。

    仔细询问后,我发现,这些回答不出自己情绪状态的来访者,大多不具备洞察自身情绪变化的能力。

    情绪是人体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性格和性情有关。

    在情绪的表达上,人种和文化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众所周知,西方人较为外向、开放,往往给人以热情奔放的感觉。而东方人,尤其是有着浓厚儒家文化底蕴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内敛、中庸。

    由此看来,坚忍虽然是中国人性格的优点,但又是某些抑郁症患者的重要易感因素。那些无法体会自己情绪变化的来访者,大多采用了否认和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对待自己的不满、不适、悲观、无奈、无措等负性情绪。

    另一方面,虽然心理卫生的重要性目前正在逐渐被大众所认同,但对于精神疾病的歧视依然严重。很多来访者生怕自己的抑郁情绪会被周围人、甚至是家人,误认为是懒惰、偷懒等品质问题。他们生怕一旦戴上了精神疾病的“帽子”,就会被社会所抛弃,因此不敢承认也不敢正视自身的情绪问题。

    压抑的结果必然是疾病的逐渐加重,部分患者还会滋生出躯体化的表现,即表现为无法解释的躯体不适,比如持久的头痛、胸闷、气急、腹痛、背痛、四肢乏力等,且变化多种多样,但临床检查却无明显异样。这样常会导致诊断困难,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