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4月02日 星期二
2
要闻

大场镇9个试点小区为全部10068户居民配备垃圾二维码,以便追溯分类情况

宝山 生活垃圾出门也要带上“身份证”


    ■本报首席记者 钱蓓

    ■在宝山区大场镇,生活垃圾和人一样,出门也要带上“身份证”:这里的9个居民小区正在试点生活垃圾分类,为全部10068户居民配备垃圾二维码,“一户一码”,一码双色——白色的是干垃圾、粉色的是湿垃圾。垃圾出门之前要在袋上贴好二维码,以便居委会、物业公司、环卫人员追溯各户垃圾分类情况

    在宝山区大场镇,生活垃圾和人一样,出门也要带上“身份证”:这里的9个居民小区正在试点生活垃圾分类,为全部10068户居民配备垃圾二维码,“一户一码”,一码双色——白色的是干垃圾、粉色的是湿垃圾。垃圾出门之前要在袋上贴好二维码,以便居委会、物业公司、环卫人员追溯各户垃圾分类情况。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即将于7月1日实施,各区各街镇都在加快推进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大场镇此前已在两个小区开展试点,现在他们希望把生活垃圾投放准确率再往上推一推。二维码有助于后道环节溯源那些错误投放的垃圾,对“垃圾分类失信人群”作重点督促。不过,这种做法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在目前阶段。

    日前,记者赶在早上10点多来到九个试点小区之一的乾皓苑,看到保洁员和志愿者正在检查居民楼下的垃圾桶,逐个排查垃圾袋是不是贴了二维码,并破袋查看垃圾分类情况。乾皓苑物业经理沈怡介绍,小区共有13栋楼,每栋楼底设有分类垃圾桶。居民在两个固定时段投放垃圾——7点至9点,18点至20点。21点过后,保洁员和志愿者还需花费一两个小时检查垃圾袋,这是二维码带来的额外工作量。

    “一旦发现错误分类行为,就扫描二维码追溯投放居民,进行口头提醒和指导。对于屡次提醒仍然出错的住户,我们的信息后台会记录在册,列入重点关注名录。”大场镇党工委副书记赵华介绍,为配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大场镇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发了“大场e社区”App,这一智能平台具有垃圾分类、小区监控、停车地磁等多个功能模块。垃圾分类模块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全流程分类管理”和“积分激励”制度。居民的“大场e社区”账户可与其绿色账户关联,扔完垃圾,当场扫码积分。考虑到有些老人不懂使用智能手机,App开通了志愿者代为积分的功能。

    根据App管理端掌握的情况,哪些居民是“垃圾分类失信人群”一目了然。赵华表示,即将实施的《条例》对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作出明确处罚规定,比如“个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等,这些措施如何落地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比如在居民小区,‘不分类、不收运’怎么操作?如果因为个别居民不分类就停止整个楼栋或小区的垃圾收运,其他居民会不会去投诉?如果被投诉了还要不要坚持‘不收运’?如果是在垃圾极易腐烂发酵的酷暑天,停止收运有可行性吗?”

    赵华表示,为了配合《条例》实施,基层社区必须动足脑筋,既要促进生活垃圾分类,也要维护社区关系和谐,比如对“垃圾分类失信人群”重点关注,考虑将居民的垃圾分类表现与他们享受的停车服务、物业服务等挂钩,尽可能引导大家主动分类,不要发展到“不分类、不收运”的局面。

    有消极人群就有积极人群,特别积极的人群也会带来一些小困扰,比如为了“刷积分”而人为增加垃圾投放频次和数量。这需要通过合理的积分规则加以引导。赵华说,为鼓励定点定时投放,App积分制度设定了非规定时间段投放不予积分的规则;为了引导居民减少垃圾投放次数和数量,防止居民  “刷积分”,制度又规定,每天累计积分满分20分,其中湿垃圾12分、干垃圾8分,第一次湿垃圾投放可积9分、第二次积3分、第三次起无分;第一次投放干垃圾积6分、第二次积3分、第三次起无分。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