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3月22日 星期五
2
要闻

记者走访沪上各大医院获悉,“4+7”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当天所涉25种药品价格均更新为中标价

2000余元靶向药价格降至三位数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上海自前天起正式实施“4+7”带量采购政策。昨天记者走访沪上各大医院获悉,此次涉及的药品价格已于当天全部更新为中标价格。如今患者可按新的中标价购买本次采购方案涉及的25个药品品种。

    新政惠及患者,不用铤而走险去海外“背药”

    此次“4+7”带量采购政策惠及疾病领域包括肿瘤、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病、癫痫、哮喘等。这些药物中,大部分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也有进口原研产品,患者如今能真正享受到“价廉质优”的进口药。

    在沪上一家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告诉记者,所谓“带量采购”简言之就是“以量换价”,这是国家医政管理的重要“利好”,对患者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药品降价。

    “‘4+7’带量采购政策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陆舜教授表示,此前已有不少抗癌药进入上海医保目录。“4+7”带量采购政策的落实使这些药品再次降价。

    以此次“4+7”集中采购中标的唯一一个肺癌靶向药易瑞沙(吉非替尼)为例,该原研药此前一盒价格为2280元,通过此次“4+7”带量采购,降幅达到76%,每盒费用仅为547元,之后再享受60%的医保报销,患者仅需每盒自付200余元,极大减轻了药费负担。

    陆舜说,这一价格与印度仿制药相比也极具优势,“作为医生,我们不希望看到患者为了吃得起药,铤而走险去海外购买非法、质量存疑的‘药粉’,希望未来有更多肺癌患者能选择正规渠道的抗癌药,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使生命再次得到延续。”

    确保中标药始终有供应

    记者从沪上多家三甲医院获悉,一两周前已召开会议对医务人员做好政策告知。

    与此同时,药剂科、医务部门等确保中标药“始终保障有供应”。对非中标药品,医院也将做好“保供”,确保患者不同的用药需求。

    “近年来国家在提升百姓用药可及性上所作的努力,将进一步带动全国药品市场良性发展。”上海胸科医院医务部主任侯旭敏分析,以肿瘤药为例,首先,加快抗癌药品准入,使更多抗癌药进入医保目录,让患者能用上此前望而却步的创新药;其次,已在医保体系中的较成熟产品通过“4+7”等政策集中采购,以量换价,从而节省出大量医保资金,使更多救命救急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将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新政落地,将进一步规范医生处方行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4+7”政策落地,也将进一步规范医生处方行为。

    此前,为鼓励医院优先使用中标产品,“4+7”试点办负责人在国家医保局召开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媒体沟通会上表示,确保中标药品进入医院并获得优先使用,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成败的关键。医保部门将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健全公立医院激励约束机制,为中标结果兑现保驾护航。

    其中还提到,对因规范使用中标品种而减少医保基金支出的医院,当年度医保总额预算额度不做调减,结余部分按比例留给医院,用于推进医院薪酬分配制度等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在不少医院内部人士看来,“带量采购”将成为趋势,随着“4+7”带量采购试点工作稳步进行,试点城市、涉及药品将进一步扩大,抗癌药、罕见病药品等涉及重大疾病的药品将更多出现在中标名单上,在此期间加速行业整合,倒逼医药企业加强创新。这一切的直接结果是,会有越来越多患者因此获益,不在为“看病难、看病贵”忧心。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