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3月11日 星期一
5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郭长刚委员建议给各高校研究生考试科目设置、时间安排的自主权

推进高校分类发展 助人才展示专业优势


    ■本报特派记者 钱蓓

    “在推进高校分类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当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需要改革。目前的统一考试,容易导致高等教育应试化,建议教育部将招生考试自主权下放给各高校。”在日前举行的政协小组会议上,来自上海大学研究生院的全国政协委员郭长刚建议各方审视目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模式的弊端,建议给各高校以考试科目设置、考试时间安排的自主权。

    郭长刚分析,全国统考制度最大的弊端是不利于高校分类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大任务;但在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高校的“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在研究生招考环节就遇到了瓶颈——教育部明文规定,招生单位“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即便是以某一行业、某一领域如矿业、农业、音乐、艺术等为特色的高校,在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下,具有相关行业背景的人才也没有渠道展示其专业优势,“如此,何谈‘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全国统考还容易导致高等教育的应试化趋势。郭长刚引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2015-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称,近几年考研人数屡创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谓“名校情结”。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290万,比2018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到21.8%,其中往届生占比上升最快,已接近半数。”郭长刚说,往届生中那些已有工作经历的考生,基于实际工作产生的知识需求来报考研究生,求学目标往往更为明确,但应试性的统考对他们来说是巨大挑战。

    郭长刚建议,参考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把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自主权下放给各高校,由高校自己决定选拨人才的标准和方式。除思想政治理论作为必考课目外,各高校对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时间的安排也应具有自主权。

    (本报北京3月10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