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2月28日 星期四
5
评论;视点

近六年来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打造多个“爆款”演出品牌

“宝贝,来看戏”一票难求成为上海儿童美育金字招牌


◆儿童艺术剧场引进的意大利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的演出,如今已成为剧场固定的跨年秀。
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宝贝,来看戏!》演出品牌把传统戏曲的公益普及演出做成“爆款”,让小朋友充分感受传统艺术的趣味和魅力。图为上海昆剧团上演的《宝贝,来看戏-昆剧》专场。
◆剧场为《宝贝,来看戏!》演出项目定制的民俗剪纸风格卡通人物形象。
◆◆“大鲸鱼”剧场深耕儿童演艺市场,坚持品质与内容的输出。
(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供图)
视觉设计:李洁

    ■本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苗江路800号,世博会留下的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以其高低错落的硬朗金属外观,成为浦江西岸世博建筑群中的独特地标。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象征“工业文明”的“能量引擎”,如今却成为家长和小朋友口中的“大鲸鱼”。每个周末,到“大鲸鱼”的肚子去看戏,已成为沪上“10后”们最新的城市记忆。

    未曾改变的建筑外观,绝不只是凭借想象力就能“变身”成功。其背后,是自2013年儿童艺术剧场开业来,近六年深耕儿童演艺市场,以优质海内外演出资源,服务上海乃至长三角的努力。去年,剧场演出场次达到519场,观众人次超过20万。这意味着,演出高峰季,一天要上演四场演出。更难得的是,这些演出项目无一“租场”,而是由剧场工作人员遴选中外原创剧目和自主制作而来。其中《宝贝,来看戏!》《宝贝爱中华》两个原创演出品牌分别聚焦中国传统戏曲与民族歌舞,因其将演出与导赏体验融合穿插的创新模式,受到小朋友与家长的欢迎,常常一票难求,成为儿童演艺的美育金字招牌。

    从工业展示迈向艺术殿堂:演出分级细分市场,金牌节目留住“回头客”

    “这里练车不错,做剧场,太难!”听说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总经理梁晓霞要接手运营,同行如此调侃。确实,作为世博会企业馆集群,汽车馆夹在中国船舶馆和信息通信馆之间,这里不必说文化消费氛围,就连配套的餐饮、休闲、娱乐设施也很少。再看剧场内部,主剧场也并非传统的镜框式舞台,而是270度开放的圆形舞台,这意味着,传统儿童演出进入剧场必须作出从灯光舞美到表演呈现的全方位调整。

    地理位置与剧场硬件一度被业内人士视为“文化冷场”,却通过科学管理运营和细化深耕市场,开掘出无限机遇。后世博时代场馆的充分再利用,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优质内容缺一不可。

    这里不得不提连续四年来沪跨年演出的意大利团体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作为世界最好的童声合唱团之一,有着50多年历史的合唱团凭借清新童真的演唱风格,透过网络和电视在中国收获一批拥趸。2015年12月底,儿童艺术剧场将其引进来沪完成中国首秀,四年来合唱团演出成为剧场固定的“跨年菜单”。去年末,更是创造了5000张票41秒即售罄的惊人纪录。当合唱团成员用标准的中文演唱起《同一首歌》,连同不少成人都湿润了眼眶。

    已经成为“招牌菜”的不只这一个项目: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的BBC纪录片音乐会;伦敦西区最受欢迎的儿童音乐剧之一《老虎来喝下午茶》;多媒体动画创意剧《我要飞,去月球》……剧场团队每年都会专程飞至爱丁堡艺术节、伦敦西区等地挑选节目,让沪上小观众“零时差”看到世界舞台上最好的作品。剧场甚至将优秀的成人作品加以改造,打造成为合家欢剧目,让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能乐在其中。

    儿童艺术剧场还率全国之先,提出儿童演出分级的概念,针对零到三岁的“小宝宝启智系列”让排除在剧场群体之外的婴幼儿,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如今这一经验正逐渐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相比于模糊年龄层,多卖一张是一张的短期效应,分级内容与营销的精准触达,建立起的,是家长对剧场的长期信任。

    通过节目品质保障与科学的儿童演艺开发理念,使得剧场用不到六年时间,通过口碑传播实现了工业展示到艺术殿堂的跨越。

    美育项目做成“爆款”:让孩子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中汲取自信与底气

    海外优质内容带来的是对小观众艺术视野的拓宽与审美的提升。可对于剧场运营来说,梁晓霞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走向世界,不能只知道莫扎特与莎士比亚。了解本国的文化与传统,是他们在国际交流中的自信与底气。2016年,剧场推出《宝贝,来看戏!》这一演出品牌,邀请全国各个剧种的演员为孩子普及戏曲知识、表演经典唱段。

    从演一场、卖800多张也是冒险,到如今双休日下午晚上排满、单场卖1000多张票也是供不应求。近三年来,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下,剧场坚持80元公益票价向家长与孩子推送,所涉剧目不止有京剧、昆剧等大剧种,花鼓戏、评弹、秦腔等南北剧种也被一一引荐。

    其火爆不仅源自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本身的魅力,也离不开创新的演出模式。剧场将演出化整为零,由儿童节目主持人金炜穿插普及戏曲知识、互动体验,丰富孩子的观演体验。

    从中获益的不只是孩子——了解了戏曲的生、旦、净、丑行当,也磕磕绊绊地用评弹的苏州话念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台上的小剧种演员也感到振奋,来上海演戏推广剧种本是奢望,却在儿童专属的剧场意外锁定了“未来的观众”。在此基础上,剧场去年又衍生出展现民族舞蹈的《宝贝爱中华》系列。一次彝族舞专场,演出前剧场外,演员就先牵起孩子的手,围着“火塘”跳起舞。

    适合孩子的创新模式,让传统文化普及不再成为单向的说教,而是以沉浸式的美育体验成为“爆款”。

    文化地标助推品牌效应:从剧场走进社区,从上海辐射至全国

    近六年时间,昔日的“文化冷场”正在发生悄然变化。过去“三请四邀”也不为所动的餐饮连锁品牌主动联系入驻。800米外同样由世博场馆改造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儿剧场达成了“相互推荐”的默契,以此丰富着亲子文化一日游的行程。

    不愁观众、不愁票房的剧场已不再满足于周边文化氛围的打造,无论是从观众群、演出场地还是市场开发,其溢出效应都在进一步升级。

    中文版《我要飞,去月球》就是一例。这部西班牙多媒体剧没有一般认知里多媒体炫目的视觉效果,全程不过一个演员与多媒体屏幕上的动画互动,却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讨论了亲人过世的沉重话题。看中其创意表达与深刻内涵,儿童艺术剧场率先完成了其中文版制作,于2017年进行中国首演,旋即收获了大人孩子的笑与泪。迄今为止,该剧已经上演109场,其中有三成是在社区、校园完成,其中不乏崇明、松江、嘉定等远郊的社区。将优良的儿童演艺项目推向基层,让小观众就近获得观演乐趣。

    继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经由剧场推送,先后在北京、南京演出后,《宝贝,来看戏!》《宝贝爱中华》两个原创品牌也有望走向长三角地区的剧场。相比于千人级的剧场规模,走向长三角的“小版”将让这个美育项目进一步走向精致化、深入化。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其落幕后的今天,因场馆的文化转身,而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