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2月05日 星期二
2
新春走基层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本报记者在Z100次沪港列车报道——

随车行李员21年默默守护“无声旅客”


    ■本报记者 张晓鸣

    开饭啦!

    农历除夕晚上八点,Z100次沪港列车在万里铁道线上飞驰,餐车车厢一派热闹团圆场景。忙完旅客的晚餐,终于轮到乘务人员自己吃年夜饭了。松鼠鲈鱼、椒盐排条、牙签牛肉、粉蒸鸡块、雪菜墨鱼、香菇面筋、青椒炒肉片、鱼香肉丝、八宝饭……还有人从家里带来五彩虾仁、塔菜冬笋、酒酿圆子等热菜点心。随车行李员杨斌也和大家一起吃起了年夜饭。

    “这个鲈鱼是我们餐车师傅的拿手菜,餐车点餐的旅客几乎桌桌必点。”杨斌说,“这么多年了,这道菜还是熟悉的味道。”

    沪港列车已开行了21个年头,杨斌从1997年首趟列车开行起,在行李员岗位上工作了21年。跟其他乘务人员不同的是,他服务的“旅客”永远都是寂寂无声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车厢的行李和包裹,任务就是保障行李包裹安全运抵目的地。

    为了照顾好这些“不会说话的旅客”,杨斌也有自己的经验:坚固包装的“大个子”行李,要放在下方;容易滚动的行李,要找个合适的地方固定好;易碎的“重点行李”,要保证不受挤压。杨斌总结了一句顺口溜:重不压轻,大不压小,方不压圆,对码整齐。

    列车开行后,每隔一小时杨斌还会巡逻一次,并到固定的地方“打卡”记录。“车子在开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如果遭遇紧急刹车,行李容易翻落,所以必须时刻关注。”

    对行李员来说,这些还不是最考验人的,因为寂寞才是他们必须克服的最大难题。每趟车来回40多小时,只有两名行李员搭班,八小时换一次岗。特别是夜班,夜深人静的时候很孤独。对此,杨斌笑着说:“当班的时候不能看手机。不过,我会抽空看一些专业书籍,这样就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