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记者 陈晨
四方桌,泛着黄色的针织钩花白桌布,上面压着玻璃台板。玻璃台板与桌布间,夹着一张张子辈、孙辈,乃至重孙辈的照片,或黑白或彩色,或独照或群像,里面的故事比岁月还要绵长……
这张见证着岁月更迭、生活甘苦的四方桌,几乎是每个耄耋长者家里的标配,他们安放着老人心里的冷暖,承载着一个家庭的过往,更回应着时代的变迁。
永嘉路580号,永嘉新村,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现代花园公寓里弄住宅,市优秀历史建筑。近几个月来,小区弄口的社区展陈艺术空间里,居民们先后自发筹办起两期《新村里的老故事》回顾展,他们翻箱底挖出了种种老照片、老故事、旧日记、旧手账,更挖出了潜藏在这个老社区里的种种温情。
十口之家存续七十年的家风家训;延续半个多世纪的邻里亲情;弄堂里创新办学熏染出一代有为青年……借由一段段珍贵的集体回忆,很多人与失散多年的好友、旧邻重聚,更多人在重温过往中悉心呵护住了当下。新村内外部的大规模修缮、垃圾分类等社区治理工作,在大家配合下得以顺利推进。
借由采访,我们走进了老居民的家中,更借由他们的“口述实录”点滴还原一段“鎏金岁月”及时代脉动。
如今的永嘉新村,早已不是建造之初的银行职员宿舍,很多原住民早已搬走,也陆续迁进了一些新上海人,甚至外籍人士。但是,经由岁月磨砺并沉淀下来的那股温情和文脉,却延续至今。
老新村里的这场回顾展,也意外收获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有人从外区甚至外地赶来观展“淘宝”,特别想看看原汁原味的里弄生活的变迁。也有学者专程来此探究,想看看这个社区究竟聚起了什么样的精气神,社区治理各种柔性手段能在此畅行无阻?
人们眼中,典藏老故事、又不断续写新故事的永嘉新村,也正是上海无数里弄住宅的缩影,它们伴随着城市一起生、一起长,更在时代大潮中一起浮沉。行至今日,它们身上那些弥足珍贵的闪光之处,也聚合起了一座城市持续向前的内生动力。
就像很多老居民所说:举办《新村里的老故事》回顾展,回望过往,最重要的意义是,在品读“家”的故事中,获得新启迪,更热爱生活,拥抱当下。 题图摄影 本报记者 袁婧
链接
永嘉新村共有23幢房屋,总建筑面积19402平方米,是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也是上海市公寓式花园里弄的代表。建造之初,为交通银行职员宿舍。此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不少居民将房子让出,或以大换小,“降格”居住,小区也住进了更多不同职业背景的居民。
当下,小区共有居民342户,户籍人数962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三成,有3位百岁老人。居民中近半数为原住民,在新村居住时间超过半个世纪。
从建筑风格上看,小区建筑大都具有水泥拉毛墙面,四坡红瓦屋面,双坡青瓦屋面,山墙花,入口雨棚略具西班牙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