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1月11日 星期五
5
视点;评论

“杜甫有条船”,评弹艺术家这样唱古诗

宝山区大场镇把“行知读书会”办进产业园,让创业英雄共享文化创新


阎华、周圣伟、徐惠新、周红(从左至右)带领听众重新认识古诗词和评弹。
(“行知读书会”供图)

    ■本报首席记者 钱蓓

    杜牧为人“刀切豆腐两面光”,李商隐遭遇党争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杜甫呢,一个字,“苦”——“尤其35岁以后苦得一塌糊涂,我跟学生讲杜甫的时候经常三句开场白,杜甫苦、杜甫真苦、杜甫最苦。”

    但是,杜甫有条船——“别看他穷,不知道谁搞了一条船给他。”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到他欣喜若狂准备回乡,心里酝酿很久的路线图脱口而出,“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是行船的路线图,“他晚年回乡就在这条船上,死也死在这条船上,绝命诗也是在这艘船上写的……”

    上周六,小寒微雨天,上海国际研发总部基地,一屋子人在“行知读书会”听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圣伟讲述诗人的诗作生平,会心一笑或唏嘘感慨间,评弹表演艺术家徐惠新、周红拨动琴弦,唱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和“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大家就这样重新认识杜甫、张九龄和李商隐,重新认识古诗词和评弹。

    产业园区读书会,评弹遇上古诗词

    上周六正逢小寒节气,街上凉意袭人。午饭过后,陆续有人来到宝山区沪太路2999弄门口,问去24号楼该怎么走。2999弄是上海国际研发总部基地的门牌——谁能想到“行知读书会”竟然驻点在产业园区里。

    24号楼是宝山区大场镇文化中心所在地,屋子里暖气充盈,创设不久的“行知读书会”以两周一次的频率在二楼举办。上海广播电视台(SMG)艺术人文频道主持人阎华是“行知读书会”的主持人,她策划了2019年首场赏艺活动“评弹遇上古诗词”,把古诗词研究者和评弹艺术家请到一块儿,一唱一搭的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

    耳熟能详的古诗词是沉淀在人们心底的精神养分,周圣伟深入浅出的解析,像迈过千百年的时间之河,把古人请到当下,与听者的生活经验产生交集,激活一些沉睡的情感和意趣。

    多年前就开始尝试用评弹吟唱唐诗宋词的徐惠新和周红,为古诗词配上评弹曲调,以“翔调”之刚烈表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以“侯调”之婉转匹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用音乐性最强的“丽调”弹唱“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徐惠新说,诗词与评弹曲调各有音韵、节律,“配乐”不是容易的事,他为了用“严调”和“陈调”两种曲调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编曲”很是伤了阵脑筋,“伤到今天才发现,杜甫那条船我不知道。”

    随即,他在弹唱中即兴加词,“哈哈哈哈,我有一只船!”座中大笑。

    “回归本源”的亲近感唤起听众共鸣

    “评弹由何而来?我们说它‘诗赋腔,文章调’,本身就是从老师念诗诵文的调子发展而来的,所以不像其他戏曲——评弹的‘唱’更像是‘念’。”徐惠新说,“过去我们不唱唐诗宋词,还感觉不到这层关系,后来一唱,觉得本来就是这么回事。”

    周圣伟认为“评弹遇上古诗词”可谓“回归本源”,“唐宋两朝,诗词都是可以唱的,当时主要的伴奏乐器就是琵琶,有曲项琵琶和直项琵琶两种,直项琵琶是中国土产,现在的琵琶是由曲项琵琶演变而来。用评弹来唱古诗词,这是一种返璞归真。”

    也许正是这种“回归本源”的亲近感唤起了听众共鸣,大家不由自主摇头晃脑、轻轻打拍。阎华介绍,徐惠新和周红已录制了17首古诗词评弹,不仅在各地巡演,还在中小学作推广,“看到小学生弹着琵琶唱古诗词的画面,我很感慨,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周红经常说一个故事,2000年她受邀到台湾演出,容纳2000人的剧场阒寂无声,习惯了书场里各种杂音的她,像是到了没人的地方表演,“就一把琵琶,什么伴奏都没有”,一曲《黛玉葬花》结束,满场掌声响起,“我才意识到有那么多人。”有个台湾人对她说:“最好的艺术家在大陆,最好的观众在台湾。”周红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观众流失严重,评弹艺术水准也在下降,评弹原本是雅俗共赏的曲艺,后来越来越俗,有的甚至搞得恶俗——评弹不该是这样的。”痛苦良久,周红和徐惠新尝试推动“文化评弹”,进行内容创新、舞台改良,古诗词评弹的创作也是其中一部分。

    老镇文化角落:谈寻常日子也谈英雄梦想

    做有趣的文化活动是“行知读书会”的初衷和旨趣所在。此前,作家王唯铭谈过“百年上海建筑”,教授汪涌豪讲过“中国人为什么崇尚侠义精神”,语言学家钱乃荣说的则是“民谣里的上海”。阎华认为,读书会的形式今后还可以更多元、更丰富。

    “行知读书会”驻地所在的宝山区大场镇,希望在辖区培育一处新的文化角落。大场镇党委书记杨金娣介绍,这个正在经历产业转型和形象巨变的老镇,正把越来越多精力放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上,他们想要提供与如今市民需求相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务——大家眼界越来越高,品位越来越“刁”,优质的文化服务研发起来颇费精力。引进文化名人,借助他们的资源开发公共文化服务,是宝山区和大场镇近年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如果能在这些角落培育一批“最好的观众”,也不失为基层社区的“文化创新”。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