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1月11日 星期五
7
综合;公告

连日阴雨,寒风瑟瑟,申城儿科门急诊再现冬季“爆棚”

宝宝感冒急诊忙,学生取暖烫伤多


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医生正在救治烫伤患者。 (瑞金医院供图)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连日阴雨,寒风瑟瑟,又到儿科急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就诊高峰季,上海各大儿科医院、儿科门急诊近日迎来“爆棚”。宝宝生病,家长心焦,到医院看病动辄数小时、多者一整天。对此医院提醒:家长可借助网络预约、分时就诊,或根据情况前往医联体成员单位就诊,以避开就诊高峰与“交叉感染”的风险。

    各大医院儿科门急诊爆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昨天发布数据,自去年12月20日以来,该院儿科门急诊就诊进入高峰,日均门诊量与11月相比增长32%,急诊日均增长30%左右。

    为此,新华医院儿科重点对就诊高峰时间段加强了医疗力量配置,日间专家及普通门诊增加二至三位医师出诊,中午实行不间断看诊,夜间急诊增强力量保证四至五位医师出诊,确保就诊患者不出现积压,缩短患者候诊时间。

    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诊情况与新华医院类似。在市儿童医院,目前门诊量日均7500人次、急诊1500人次。院方称,这波就诊高峰始于上月,去年12月较11月门诊人次增长8.63%,急诊人次增长10.96%;到今年1月,门急诊量较上月又有增加,医务人员已进入“满负荷”运转状态。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记者了解到,近来该院日均门急诊总量为8000至8300人次,“门急诊量较上月每天增加约1000例,夜门诊比之前翻了一番,每天有六七百位病人。”儿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就诊主要以感冒、发烧等内科病人为主。

    伴随就诊人数激增,排队等候在所难免。目前,上海市级医院均已开通各类网络预约功能。院方提醒患儿家属,就诊前可先在医院官微或官网预约挂号,分时就诊,同时提倡分级诊疗,建议普通感冒患儿选择儿科医联体单位就诊。目前,上海已建立起“东、南、西、北、中”覆盖全市的五大儿科医联体,由新华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医院、儿科医院、瑞金医院等牵头组建,辐射周边区域。

    中小学生烫伤病例高发

    除了感冒、发烧,学龄期儿童就诊还出现了新情况。元旦过后,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出现“爆棚”,上周,该科室门急诊分别累计接诊1595人次和281人次,其中三成以上是低温烫伤患者,以中小学生居多。

    近日,一名9岁小患者到瑞金医院就诊时,伤口已完全发黑,经检查为严重的三度烧伤创面。几天前,孩子睡觉时用“汤婆子”取暖,一觉醒来发现大腿内侧被烫出了一个小水泡,家长挑开水泡后,又涂上了红药水。但孩子放学回家后,伤口渗出的液体把裤子打湿了一大块。家长带其就近在某医院做了简单的去除清理、涂了药膏后,非但没见好,创面还越来越深,才来到瑞金医院就诊。医护人员称,这位小患者的伤口原本并不严重,但由于不正确的处理方式,特别是错误地涂抹了红药水,影响到了预后及医务人员的诊断。据悉,这名小患者在寒假期间将接受手术治疗。

    医护人员发现,入冬后,中小学生晚上写作业很容易手脚冰凉,因此喜欢用热水袋、汤婆子取暖,晚上睡觉也离不开,但这种取暖方式很容易造成低温烫伤。对此,医护人员呼吁:热水袋、汤婆子、暖宝宝、电热毯等取暖用品都有一定危险性,要谨慎使用!

    据介绍,人的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浅层和深层),低温烫伤如同文火炖汤,由于身体和发热物体长时间接触,热量慢慢渗透到深部,伤及真皮组织。换药时看到的液体渗出,其实是被破坏的组织的溶解液;一至两个月后,才会逐渐出现肉芽创面(粉红色),然后再过数周甚至更长时间完成上皮过程,才算是痊愈,整个愈合过程比较痛苦。

    提及安全的取暖方式,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护士长周洁建议,可选购发热垫、厚棉鞋等物品保暖,也可通过洗热水澡、泡脚来驱寒,尽量不使用热水袋。因为只要使用,就会有低温烫伤、甚至因热水袋破裂而引发高温烫伤的风险。据灼伤整形科粗略统计,入冬以来,已有20位患者因热水袋爆炸而被紧急送到瑞金医院接受治疗。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