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1月02日 星期三
8
综合;公告

首次面向全国大学生群体的篆刻展在沪举行

中国文化“走出去”,小众篆刻潜力足


在华东师范大学体育馆,来自全国的约120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篆刻创作。 本报记者 袁婧摄

    ■本报记者 樊丽萍

    新年第一天,华东师范大学体育馆内场面壮观,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之现场创作大会正在进行——

    约120张课桌,每一张课桌边,都有一位青年大学生一手握石,一手拿刀,以各自高校的校训作为篆刻创作的主题,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第一次面向全国大学生群体的篆刻展,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吸引了172所高校546位在校生投稿,最终入展的有来自全国80所高校224位学生的作品,其中获特设荣誉提名的作品20件。

    20世纪的上海曾是中国的篆刻重镇,涌现了一批篆刻大家、名家。而参与此次大展前期评审的多位业内名家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直言,大展发掘了一批好苗子,让人倍感振奋。步入新时代,弘扬篆刻艺术、让海派文化发扬光大,上海后继有人。

    篆刻逐渐告别“小众”的标签,获得学术支撑

    在两个半小时时间内刻一方印章,昨天的活动吸引了不少业界大咖前来近距离观摩大学生现场创作。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而书法和篆刻都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传统艺术。”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和书法系副主任张索介绍,和专业领域的篆刻大赛不同,此次大展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群体,一方面固然希望挖掘一批有志于从事篆刻专业的好苗子,但大展之所以要放在大学举办,更希望打造一个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平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以校训作为创作主题,主办方就是希望大学生能在贴近自己实际生活的主题中,寻找更多创作灵感。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的本科生杨秀成用了近两个小时,将学校的校训“厚德、博学、求是、笃行”刻成了一方印章。为了把印章刻好,他不仅研究了校训中所包含的八个字的线条,品读校训的深意,同时还要通过创作,将校训的内涵与文字的形式紧密结合,在小小方寸之间传递出来。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篆刻以古代篆书为载体,集书法、雕刻、文学等于一体,至今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目前,全国已有近200所高校开设有书法(含篆刻)专业。篆刻艺术正逐渐告别“小众”和“冷门”的标签,获得了学术支撑,发展迅速。

    重振海派文化雄风,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一边在现场观摩,一边与青年学生交流篆刻技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徐正濂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篆刻艺术要发扬光大,从青年学生抓起,难度一点不亚于足球从娃娃抓起。”徐正濂介绍,书法与篆刻必须兼修,而年轻人要走上专业道路,从入门到在业内立足,通常需要耗费几十年的时间。说得直接点,要在这一行出头,得坐得住冷板凳,肯下苦功夫,要耐得住寂寞。他认为,今天的年轻人学习篆刻正逢其时,一方面传统文化“走出去”,需要后继有人;另一方面,在资讯发达的年代,学习篆刻的途径、渠道比过去多了。

    “过去,无论是书法还是篆刻,一般都是师徒制,学生一板一眼地跟着一位师傅学。现在得益于互联网,不管身处哪里,只要愿意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多。”谈及这次参展的作品,徐正濂坦言,篆刻艺术的传统地域界限如今已被打破,但南北之间的风格差异还在。上海要重振雄风,涌现更多的篆刻家,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把平台做大。

    实际上,包括吴昌硕在内,在近现代中国篆刻史上活跃的多位“重量级”大师并非上海本地人,都是在达到一定成就后或者为了谋求更大的事业发展才来到上海的。徐正濂认为,无论是繁荣篆刻艺术,还是培养篆刻人才,对上海来说,把引才的平台做大,博采众长,才是最关键的,这也有助于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光大。

    “近现代的海派文化生机勃勃,名家荟萃。而海派文化实际上是由各个文化扇面所构成,篆刻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门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平指出,继续发展、复兴海派文化,篆刻艺术要在传承中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上海优势。“我们有学术界的力量,也有行业的力量,大家应该共同支撑海派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推动传统艺术走出国门,篆刻还需进一步普及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篆刻艺术也被不少学界专家认为大有可为、潜力无限。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天曙说,他曾经受邀到美国讲学,在和国外高校师生近距离交流中发现,很多外国人对篆刻的兴趣十分浓厚,甚至高于国人。“因为篆刻中既包含着传统的书法艺术,也有用刻刀在石头上刻印的技法,这种创作过程本身就很吸引人。”让朱天曙印象深刻的是,最初他在美国课堂上试图向学生们展示篆刻时,被安排到了一个类似实验室的地方。“很多外国人没有完全明白,篆刻在中国是文人的艺术,他们一听说篆刻要使用刻刀,就以为只有在实验室才能安全地进行展示。”朱天曙颇为感慨地说,篆刻艺术还需进一步普及。未来,我们可能要围绕材质、工具等方面做些改良,帮助这门传统艺术走出国门。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