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1
要闻

过去一年间,上海文艺院团屡屡登上国际一流艺术节、剧院舞台,赢得多国观众的掌声与欢呼

实现多个第一,“上海出品”惊艳世界舞台


上海昆剧团《临川四梦》剧照。 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剧照。 上海芭蕾舞团在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拍摄宣传大片。制图:冯晓瑜 

    ■本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上海出品”优秀文艺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席卷全球舞台。连日来,上海芭蕾舞团携“48只天鹅”的豪华阵容在德国柏林、奥地利维也纳接连驻场演出,将2018年上海文艺院团“文化走出去”推向高潮。

    回首一年间,“上海出品”先后在世界各地30多个城市完成了超过150场演出。年初,舞剧《朱鹮》飞抵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音乐会版伴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四国观众欢度“中国年”。年中,“上海出品”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路绽放:上海歌剧院携三部作品登上爱沙尼亚萨雷马歌剧节舞台;上海越剧院的实验越剧《再生·缘》亮相罗马尼亚锡比乌戏剧节;上海京剧院京剧《王子复仇记》为2018年丹麦莎士比亚艺术节揭幕。临近年关,上海芭蕾舞团则与上海昆剧团在异国舞台“打了个照面”,同一天在柏林两大剧院上演拿手好戏。

    相比往年国有文艺院团在“走出去”方面持续发力,今年民营艺术团体也踏上拓展国际影响力的新征程。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先后在巴黎爱乐音乐厅、大英博物馆和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演出《牡丹亭》和《我,哈姆雷特》。自此,民营院团不再扮演填空补缺求生存的角色,更成为“文化走出去”的生力军。

    一年不间断、高潮迭起的海外演出成绩单,印证着“上海出品”的团队实力与作品高度,也不断擦亮着“上海文化”这张金字招牌。

    民族语言与世界语言交相辉映,实现“上海出品”的诸多第一

    一年间,“上海出品”创下多个第一。

    新年伊始,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朱鹮》献演于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不到一周后,又亮相波士顿博赫中心舒伯特剧院,这是这部新创作品推出四年来,首次飞出亚洲、振翅世界。◆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春节期间,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音乐会版以欧洲四国八城20天的历程,创下作为中国民乐和上海民族乐团的多个“第一”。团长罗小慈向记者一一细数:第一次以纯售票形式的商业演出在海外巡演,口碑票房双赢;第一次让中国民族音乐进入法国巴黎爱乐音乐厅和德国易北爱乐音乐厅等西方标志性音乐场所;第一次在海外全球直播演出……《海上生民乐》还民乐以纯粹面目,笙、筝、琵琶、二胡、唢呐等民乐代表性乐器各有篇章突出,经由著名指挥家汤沐海的“调配”,又与整支乐团合为一股中国文化魂。在国际顶尖舞台,其收获的掌声与欢呼,不亚于任何一支国际级交响乐团。

    去年,上海昆剧团在希腊雅典新建成的国家歌剧院上演文武传统戏,两千人的大剧场座无虚席;今年,《临川四梦》完整版在享誉世界的柏林戏剧节发起方——德国柏林艺术节剧院演出,刷新了国际艺坛的标识度。两天演齐《牡丹亭》《紫钗记》《南柯梦记》《邯郸记》四部大戏,柏林戏剧节主席、艺术总监托马斯·奥伯伦德在观众席看完演出,亲眼见证了德国甚至周边多国观众如何为中国古老戏曲深深折服。

    上海芭蕾舞团的跨年欧洲巡演也在稳步迈进。共计27场的巡演版图又有扩展——德国和奥地利均是上芭首度踏足。与演出一同成为惯例的,是“小天鹅”每到一地都会留下令整座城市惊艳的美图大片,上芭也已成为历史上首支在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等欧洲标志性文化地标起舞的团队。

    大中型制作与小成本作品同步推送,为“上海出品”屡夺大奖

    剧目、人才、市场往往相辅相成。“走出去”不再只是上海文艺人递出去的一张文化名片,更已成为反哺国内市场、促进创作传承、磨砺人才团队的一条重要渠道。翻看这一年“上海出品”向国际市场推送的节目单,其形式与样态也越发丰富。

    “资深”拿奖团队继续贡献金牌。年初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上,上海杂技团凭借《攀登-集体造型》《突破-斜杠》问鼎最高奖“金小丑”。上海木偶团出征塞尔维亚第20届“金火花”国际木偶艺术节第九次拿奖,一举获得最高奖“评委会特别奖”和“最佳剧作·戏剧奖”。更惊喜的是,作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实践成果,昆剧电影《景阳钟》在东京国际电影节惊艳亮相。继在京都国际电影节获奖后,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又与沪剧电影《挑山女人》在中美电影节双双获奖。

    规模上来说,既有上海歌剧院220人的大部队,以两部歌剧一台舞蹈演出的巨制亮相爱沙尼亚萨雷马歌剧节,也有张军昆曲艺术中心以12人的规模轻装简行。呈现方式上,相对于《临川四梦》四部大戏近百人的团队规模所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永恒魅力,也有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罗马尼亚锡比乌戏剧节中,上海淮剧团、上海越剧院的精彩亮相——让欧洲观众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戏曲不只有京昆,更有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江南剧种。而淮剧团推出的《神话中国之洪荒时代》让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舞台首次出现了中华创世神话的身影。实验越剧《再生·缘》则体现当代戏曲人的先锋视野。

    去年岁末有史依弘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让人眼花缭乱的“虞姬剑舞”,今年就有张军在大英博物馆,用一出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展现唱念做打跨越国界、文化背景的戏剧张力。剧中,张军一人以生、旦、净、丑不同行当完成了剧中所有主要人物的演绎,让海外观众拍案叫绝。而也正是这种戏剧的可塑性,让这部作品在一年间,四次走出国门,此后又在阿维尼翁戏剧节等一流平台亮相。

    有意思的是,同样一出基于《哈姆雷特》改编的京剧《王子复仇记》也在推出13年后,于今年八月又一次亮相《哈姆雷特》发生地丹麦,在克伦堡宫为丹麦莎士比亚艺术节揭幕。作为最早一批海外“轻骑兵”之一,经历十余年的舞台成长,昔日20岁出头的王子扮演者傅希如,如今已是能独当一面的角儿。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