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12
专版

口吐珠玑 气象万千

——读张文佑先生书法


    丁  帆

    张文佑,字德辅,法名一觉,号月台经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1970年生,祖籍河南,现定居泉州。幼时因触电失去双手,少随书法家耿春林先生学习书法,以口捉笔,研习历代名家碑帖。稍长,游历名山大川,探访名胜古迹,书艺渐进。

    1997年,负笈上海,再拜老书法家刘惜闇先生门下受教多年。同时应上海真如寺方丈邀请,历一年余时,以金粉小楷抄就《妙法莲华经》长卷五百余米(现藏於上海真如寺华东第一佛塔宫内)。2000年德国鲁尔大学将书写的行书《桃花源记》镌刻成碑,立於该校内,并应邀赴德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2010年秋,在泉州承天寺寺庆1050周年之际,承天寺方丈向愿大和尚特意安排,为我举办个人书展以助其兴。香港硕儒饶宗颐先生闻之并观拙作后,欣然为我题写“勇猛精进”四字以资鼓励及期望。2011年,又投书法家张荣庆先生门下再聆教诲,以求精进。2012年,在泉州承天禅寺发心五年以金粉小楷抄就八十一卷大华严经一部,近百万字。现藏於寺中。

    书法作品获奖、入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奖、全国“杏花村杯”电视书法大赛入围奖、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大展、第六届全国书坛新人书法展、中国第三届书法兰亭奖、中国海西书法大赛二等奖、全国第二届“观音杯”书法大赛优秀奖。

    在微信里看到作家庞余亮晒出他朋友张文佑的书法作品,很是吃惊,且不说张文佑尚为一个失去双臂、用嘴咬笔的书写者,即便是一个双手健全的人,要想书法作品达到这样的境界,也极不容易。纵观张文佑的书法作品,其楷、其行、其草,可谓当下中国书法的一朵奇葩。这种凭借几十年坚持不懈得来的书写功底,加之又有灵性的书者是十分可贵的。他们大隐于市,更使我笃信“书法在民间”的箴言。

    张文佑的书法虽非同步文化教育培养形成的,全靠临池苦练而成,但是,如果仅仅靠苦练,未必能成为一个有独创精神的脱俗书法家。只有靠着自己对书法的审美灵性,才能获得超越法度的大成。张文佑带着一双寻找美的眼睛去写字,他“咬定青山不放松”,换得“口吐珠玑”的盛名。的确历经了千辛万苦,才有了如今的气象。

    毋庸置疑,张文佑因从小痛失双臂,无意间走上书法之途,如果仅仅为了混饭吃,用嘴咬笔作书,在街头秀一把,他就可能坠入街头艺人的江湖书法窠臼,走向书法的歧途。张文佑的书法是在正规的训练中,用嘴代笔,寻觅到了比常人的手还要灵活的审美表达路径。

    读张文佑的字,一眼便可找到“二王”的来路。当我第一眼看到他临摹的王羲之《兰亭集序》时,便大为惊叹!叹的不是因为他是用嘴咬笔写出了如此仿真的帖子,而是惊讶他独到的审美眼光。他不像广大临摹者那样一味追求无限接近真品,而是有了自己审美意识的介入与渗透。我观其字里行间,不仅写出了醉态中王右军的那份浪漫与潇洒,字形结体笔意都神似,更重要的是,在神似之中,张文佑却在结体上有所变化,在笔意上更为洒脱。这些细微之处的变化,都饱含着临帖者审美提升的冲动和创造的欲望。也许,我对这些细部变化的褒扬,并不能得到人人认同,但我从中看到了一个书法审美者的追求。只有不迷信名家大师,才能走出困囿,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

    张文佑的正楷,一看就让人想起馆阁体,虽然赶不上“台阁体”的“二沈”(沈度、沈藻),也绝对不输于当今许多名家临摹者。我最欣赏的是张文佑的行楷和行草。在《一觉心相》书法集中,多幅敬安大师诗抄,尤其是扇面中的大师诗、诗三首和诗五首,让人沉湎在隽永瑰丽、清峻挺拔的审美意境中。在规整之中,两幅行书却是各有千秋,“八指头陀诗三首”是优雅的馆阁体,而小品“咏大德诗一首”却在庄重法度中现出了优雅,实乃有碑帖之韵味。

    张文佑的未来还很长,若想在书法史上留下印痕,我并不担心他的毅力,却是不知他的审美眼光是否还能提升一步,摆脱馆阁体的束缚,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博导、著名文艺评论家)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