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2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于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让人民产生无穷力量


    ■本报首席记者 钱蓓

    “我在人民大会堂见到了陈景润院士的夫人,激动地跟她合了影,抱在一起——我永远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哥德巴赫猜想》那篇报告文学带来的震动,那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于漪走下东航班机,兴奋地聊起北京见闻。关于12月18日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她有太多的话想说。

    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100位改革先锋人物,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于漪是其中之一。昨天,89岁的于漪穿着那件黑底红花外套,身子纤瘦、笑意盈盈。工作人员担心她旅途辛苦,示意她坐下说话。老人家完全不在意,继续站着跟大家聊,“这次见到很多杰出人士,非常荣幸,特别是陈景润夫人”。

    说到陈景润,她像个追星的粉丝。“那篇文章刊发之后,数学老师都在讲哥德巴赫猜想,语文课怎么办?我们就解说徐迟的报道。当时的情形,简直沸腾。”这个画面,也许是于漪的语文教学创新中最特别的一例。

    于漪说:“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就,至今仍然难以超越,那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为国家的强盛,不管千难万苦自己都能承受,这种精神感染了我们。过去革命如此,现在建设如此,新时代满怀豪情再出发,还是要有这种精神。”

    1980年,于漪和她的同事去上海远郊金山县讲课,当时金山县政府所在的镇有16所中小学,但所有学校的操场加起来不到一个,只有半个篮球架。“下雨天,我们穿长筒靴去村里上课,每节课发两支粉笔。这就是当时的状况。”

    “现在,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的教育就像其他领域一样,出现人间奇迹。义务教育全覆盖,高校入学率也今非昔比。”于漪说,巨变的动力来自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这样的思想让人民产生无穷力量。

    于漪反复强调,中国有1700万教育从业者,她只是其中之一。党中央、国务院称她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她把这视作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者40年来创造的辉煌成绩的充分肯定,“这个成绩是大家共同创造的”。

    她语气诚恳,有种毫无造作的谦虚之情,甚至还小小地调侃了自己:“并不是我特别优秀,我不过就是碰到这个机遇,年纪比别人大一点而已。”

    说到激动之处,她感慨:“40年峥嵘岁月不寻常,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庆祝大会是个新起点、加油站,未来我们还会创造更灿烂的人间奇迹。”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