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09日 星期日
7
科技文摘

“一对五”的科学争议


    2016年10月,美国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遗传学家扬·维吉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人类的寿命上限为115岁。

    他们分析了“国际长寿数据库”中“每年报告最高死亡年龄”这一项数据,时间跨度为1968年至2006年,所选样本为法国、日本、美国和英国这四个百岁以上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他们发现,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最长寿者的存活年限不断提升,但在1995年左右就进入了稳定期,最长寿者的死亡年龄平均保持在114.9岁。

    维吉小组的论文发表几个月后,来自德国、丹麦、荷兰、英国和加拿大的五个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质疑这一观点的学术论文。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助理教授马滕·罗辛是其中一篇质疑论文的通讯作者。他对英国《卫报》表示,他不仅不相信存在一个限制人类寿命长度的“生物钟”,而且认为衰老越来越可能被人类所逆转。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海基姆博士则指出,根据维吉小组所使用的数据,其实可以推导出多种不同的寿命极限趋势模型。在其中一种统计模式得出的假设里,人类寿命会持续稳步走高,到2300年,最高寿命者也许能活到150岁。

    面对质疑,维吉小组的回应是,他们并不是通过同一个数据库来提出假设再进行验证的;实际上,他们是分析了两个独立的数据库。维吉用强硬的态度对五篇质疑论文进行了逐一反驳。

    目前,这场“一对五”的科学争议并没有任何一方说服对方。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