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07日 星期五
8
文汇教育

人文学科应把学生培养得更有“精神”


    ■本报记者 朱颖婕

    当中学生在上语文课、历史课的时候,他们学的是什么?是识文断字、妙笔生花的本事,还是博古通今、以史为鉴的能力?这个很多人不曾深思的问题,关系到的却是人文教育的价值所在。在北京大学日前举办的首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上,来自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坦言,受到物质和娱乐的冲击,担负着塑造和滋养人类灵魂使命的人文教育却显露出碎片化、模式化和浅层化等倾向。今天,当我们谈及人文教育的前路时,还须重新回首人文学科承载的最本真的育人意义。

    传统经典是迈入人文世界的重要大门,诵读经典需要“死去活来”

    论坛上,有专家直言:某年高考,6万份卷子中有7000多份默写得零分,还有一些学生在高考作文里写到的所谓“名言警句”是“假”的,“现在不少学生不爱读书,也不背书了。”

    在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看来,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学习应强调大量的阅读、记忆和吸收,重视精神的培育。“先是做好基础的阅读和背诵,孩子的理解会随着成长日益丰富,通过自己的内心编码输入进去,这时不需要老师讲解,不懂的地方也能自己思考。”

    这其中,传统经典是迈入人文世界的重要大门。黄玉峰形象地用“死去活来”这个词勉励学生在经典阅读方面既要有方法和兴趣的引领,更要有充分、刻苦的投入。他说,自古记诵经典就是行之有效的人文涵养门径,不要轻易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低年级孩子也能学好看似艰深的文言文。要知道,“教育首先是‘成己’之学,帮助学生‘成己’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文学科的重要任务。”

    人文学习不该有标准答案,要给孩子留下自我发挥空间

    提到巴金、老舍、沈从文这样的文坛巨匠,很多人都不陌生,我们的中学课本就收录了他们的名作。然而,仅仅一部作品中的一篇文章并不能让我们全盘了解一位作家的生平性格和行文风格,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却是当下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种现实。

    套路化是另一个问题。有专家提到,从2014年开始,北京高考语文卷中增加了一个新题型“小作文”,分值仅为10分,于是不少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许多老师“看到了久违的希望”——在日趋套路化的作文写作中,终于出现一些“真”作文。可仅仅一年,“真”作文就少了。原来,“面对新题型的出现,不少学校做出了教学调整,开始教学生作文‘三步法’,强调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专家呼吁,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懂得“放手”。

    人文学习到底该不该有标准答案?黄玉峰认为,对语文教育者来说,应灵活把握评判标准,不要一味强调“标准答案”,给孩子留下自我发挥的空间。

    抵制娱乐给精神的冲击,人文学科要助长人的心灵

    有人认为,语文是最没有“专业”的学科,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懂”语文。但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宁看来,语文等人文学科其实是最“难”的,因为它们的使命是要把学生培养得有“精神”。尤其在当下,在抵制物质和娱乐追求给精神带来冲击方面,人文学科承担了莫大的责任。王宁提到,人文学科的根本目标不是要研究语言和文学,而是要助长人的心灵。所谓“君子不器”“乐胜则流”,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是改造社会,就是改造自然,但前提是要改造自己、提高自己,这正是人文学科的目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帆从历史学科视角解答了人文学科之于人们的意义。他指出,如果说语文教育着重发挥的是审美与鉴赏等方面的作用,中学历史教学更强调家国情怀,希望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增强文化自信。张帆强调,作为人文学科,历史学还可以训练学生看问题的方法和视角,在历史观的影响下,学生会把问题放到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考察,由此看到更复杂、多元的因素,而不是用先验、普遍的基本原则来“套”,这方面的体验对人的成长也非常有益。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