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06日 星期四
12
社会建设

虹桥街道发布整区域推进“时尚指南”


    ■本报记者 钱蓓

    立志要做“全市乃至全国垃圾分类最好城区之一”的长宁区虹桥街道,近日再度为垃圾分类一事召开动员大会,发布《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虹桥方案1.0》。垃圾分类是新时尚,虹桥街道先行一步,形成了整区域适用的“时尚指南”。

    虹桥街道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面,拥有虹桥开发区和古北新区两张名片,企业集聚,宜商宜居。2017年初,街道在爱建居民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当年8月中华别墅小区完成试点,成为第一个实现95%以上居民源头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的小区。这次试点成为沪上很多社区学习的样本。

    与此同时,虹桥街道对辖区90个小区、71个企事业单位进行全覆盖实地调研,分析整区域推进垃圾分类的可行性。“有困难也有优势,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党建引领治理基础扎实,既有的社区治理网络和社区动员手段是推进垃圾分类的重要基础。”虹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虹桥街道提出对标一流,“努力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垃圾分类最好的城区之一”,要求90个小区和71个企事业全部达标,启动整区域推进“六个全覆盖”任务,也就是箱房改造全覆盖、售后公房“两网融合”全覆盖、各种类型小区定时定点投放全覆盖、沿街商铺上门收集全覆盖、小区达标创建全覆盖、单位达标创建全覆盖。

    居民小区形态各异,但总体可分几个大类,《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虹桥方案1.0》区分了几类垃圾分类主体,确定“一类型一办法”“一小区一方案”。比如第一类的老小区,围绕居民结构、设施条件、物业水平的“三难”基本问题,重点探索规模千户以上和开放式弄堂小区的操作办法——居民自治与党员示范相结合,志愿行动与专业支撑相结合,正强化与负强化相结合,两定投放与分类收运相结合。

    这样一来,虹桥垃圾分类的“全类型”试点拼图有了基本面目。在此基础上,虹桥街道提炼了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的共性工作法,“党建引领下的三培养·双促进”工作法,“三培养”指思想—行为—机制的培养过程,“双促进”指垃圾分类与社区治理双向促进——不论社区形态如何,这套工作法对谁都适用。

    此次发布的“时尚指南”共有40多页,是长久以来各社区、各单位推进方法的提炼和总结。记者注意到,“指南”不只是思维导图、工作流程图,还有许多鲜活的“以案说法”例子。比如:商品房小区垃圾分类第一问——楼层撤不撤桶?答案是,撤有撤的做法,不撤有不撤的做法。华丽家族小区今年5月起一举撤除300只楼层垃圾桶,全体业主从此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四季晶苑小区不撤反加,增添100多只楼层垃圾桶,在每个楼层就地实施分类。

    为了垃圾分类一事,过去一年间虹桥街道开展调研视察50多次,举行研讨论坛近20场,居民区的动员更是数不胜数。街道认为,垃圾分类并非只是有待攻克的难题,同时还是促进社区“三驾马车”协同运转,提升党建引领自治水平的良好抓手。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