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史诗》只是一个‘序曲’,真正的浦东史诗仍在继续谱写和延伸,它可能在更大的一次机遇中获得新的高度和美度。为一座城市立传,不能仅仅流于一串漂亮的统计数据,而要探寻城市景观中流动的浦东气质,书写改革开放与日常图景所交织呈现的文脉记忆”
嘉宾:何建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采访:许旸(文汇报记者)
城市故事有多少种讲法?文学表达又为城市文化添上了怎样的亮色?日前出版的40万字《浦东史诗》首次以长篇报告文学形式,全景式展示浦东开发开放的波澜壮阔时代画卷,这一历程中的酝酿者、决策者、领导者、投资者、劳动者的情怀跃然纸上。
本报记者昨天专访了《浦东史诗》作者、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他坦言,《浦东史诗》只是一个“序曲”,真正的浦东史诗仍在继续谱写和延伸,它可能在更大的一次机遇中获得新的高度和美度。为一座城市立传,不能仅仅流于一串漂亮的统计数据,而要探寻城市景观中流动的浦东气质,书写改革开放与日常图景所交织呈现的文脉记忆。在他看来,“上海”其实是一个“动词”,代表一种行为方式和精神创造——这个城市靠近大海,没有勇敢的行为,没有创新的锐气,没有坚韧的意志,历史和自然的浪潮早已将我们淹没与湮灭……
文汇报:将文学聚光灯投向上海和浦东,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何建明:老实说,写上海、写浦东是件并不轻松的事,它的精彩、宏大和史诗式巨变,就像一曲震撼世界文明史的交响曲。在不同人的眼里,上海一定是不同的模样。上海有时又像一本书,里面有许多你未知的知识。总之当你靠近它的时候,一定可以有许多收获。我发现过去一些人对上海的了解其实非常狭窄而有限,比如只知道上海人“小气”而不知上海人大气的时候可力撼地球、气吞山河;上海人锐意改革、思想解放的时候比任何地方都有魄力与创新意识。
浦东开发开放的历程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传奇,用文学作品表现、反映时代的进步是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也是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上海精彩贡献力量。我写上海,有四个维度,高度、深度、精度、宽度。写上海不写它的高度,无法抵达它应有的水准,因为这里有全中国最高的摩天大厦;不写它的深度也是失败的,因为只有了解288米深的时候,才知道其实高楼有可以固实的花岗岩层;上海另一特点是宽度,因为它有大海,这是你第一眼就该关注的地方;上海又是十分精致的城市,弯曲弄堂和幽静马路仍是它的重要部分,忘了这城市的本色就等于白来一趟……
文汇报:上海的城市特质,其实也体现在具体的建设者个体,你如何把握城与人的关系?
何建明:读懂大上海是需要历史与现实的高度和深度,还应有哲学与文学的理解——这里的文学并非全是浪漫与畅想,而是渗透在上海滩的每一块石头路基里和沉积在黄浦江边那些泥沙之中的人文思想与社会气息。◆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城市其实跟人一样,每一座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片公园,都是有其生命和个性的,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甚至从“丑小鸭”成长为天使。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一个城市的成长过程和成熟过程呢?《浦东史诗》力求做到的,就是通过真实和艺术的文字来向解读这个过程,它是我们当代人所创造的奇迹——不到30年,造就了一座全新的现代化大都市,以及这座伟大城市的新精神。
当年的浦东开拓者和领导者们,在大东海岸边勇敢“闯滩”和“吃螃蟹”,我乐于从小角度切入,比如书中有一节“钻石的光芒”,专门写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701号的上海钻石交易中心大厦,当地人口中的“上钻所”,听起来像“上交所”,看上去不起眼的大厦,从最初萌生想法,到一年能上缴五六亿元税收,上海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五大钻石交易中心之一,也是浦东开发精神的一个典型体现。还有洋山港跨海大桥施工队上百人团队,在32公里海面上“圈在用小舢板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坚持上千天劳作,与海浪台风斗,与远离家人的孤独抗争,胜利完成海上施工。
文汇报:上海曾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说法,如今早已翻篇。你怎么在书写中凸显浦东开放开放前后经历的巨变?
何建明:浦西的崛起与浦东的衰落,在近一个世纪里,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伤痛的不仅仅是上海人,还有对上海怀有情感的中国人。我曾和上海姑娘谈过恋爱,30多年前我在北京解放军某兵种总部机关当军官,结识了上海市静安区一位高校女学生,当时谈情说爱,要么到外滩,要么轧马路,“女朋友”建议到外滩,我才知道啥叫“中国式恋爱”——夜光下,一垛齐胸高的水泥防汛墙,列队排着各式各样男男女女,其壮观程度令我惊诧万分,走了三四百米,“女朋友”一把将我拉到她身边,气喘嘘嘘地说:“今天运气好,有个地方了!”但我身穿军装,既不能与“女朋友”紧挨着,更不能后背贴着另一对谈对象的男女青年。我通红着脸,拒绝人贴人地靠在墙上。继续沿着“情人墙”朝十六铺方向寻找空隙之地,但始终未能如愿。彻底失望的她,猛然站住问:“怎么办?”书呆子的我,昂头朝漆黑一片的黄浦江对岸扫了一眼,半真半假道:“摆渡到那边去吧,那儿没人!”不想“女朋友”脸一下歪了,重重扔下一句话便离我而去:“侬戆伐啦?那是浦东,不是上海!”我的“上海之恋”快速而悲惨地结束了,但却又一次在脑海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浦东不是“上海”。
近30年来,浦东如同沧海桑田发生巨变。再也不会有人说“那是浦东,不是上海”,恰恰相反,浦东打上了上海改革开放的鲜明印记,成了中国名副其实的“一张王牌”。
文汇报:书中花了近两个章节浓墨重彩写浦东地标性建筑,你希望传递出怎样的意味?
何建明:陆家嘴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建筑,就像一首没有标点的长诗,更像一曲如支支春笋般破土而出的现代化建筑交响乐章,每时每刻都演奏着优美旋律。在闪动的流光溢彩下,那若梦若幻的东方明珠,那直蹿云霄的上海中心,还有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香格里拉、震旦大厦等数十座建筑,无不婀娜多姿、风韵万般。如果说外滩边“老上海”建筑,是集各国建筑之大成的“历史剧”,浦东算是建筑和城市学上的“现代剧”,时尚感和灵动感一目了然。
写上海是一件幸运的事,除了有机会认识那些伟大建筑的出生过程和肌体结构,也了解其中凝聚的汗水和智慧,这体现了上海吸收先进科技、开放包容的特质。比如,金茂大厦底部,是640根插入地下81米深的钢管连接成的64米乘64米的巨大“底座”,当时灌注这块大基坑,建设者调动了全上海所有重要的水泥搅拌机,日夜奋战64个小时;为了确保上海中心这么高大的楼宇在不同天气有好的光线,大厦每一块内幕墙玻璃放置了24个阳光感应器,通过智能窗帘自动“追着太阳跑”,达到自然的照明效果。
文汇报:市面上有不少写上海、写浦东的作品,要创作出有辨识度的“城市传记”,应如何入手?
何建明:在我的观察中,有些描述上海的作品,景观有些单一,比如一味“怀旧”,往历史深处回望,却忽略了脚下这块日新月异建设中的热土。城市在变化,文学也在变化,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应有与之匹配的文学书写。我们当然需要关注普通人日常生活、具有亲和力的记忆文学;同样,我们也需要大刀阔斧的大历史写作,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上海的成长与飞速发展,这是读者的期待。
在梳理浦东资料时,我有个比喻,苏州河如果是母亲河的话,黄浦江我更愿意称之为“爱情河”,富于情调和浪漫。这条爱河,让一对苦苦相思了千年、深情凝望了百年的恋人修成正果,这对恋人便是“浦东”与“浦西”,相拥演绎了一曲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经典诗篇。这是我对上海的一个文学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