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1月09日 星期五
4
要闻

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年来,上海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为己任,用一系列生动改革实践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八岁成人仪式上,青年学生们将成人帽抛向天空。
傅国林摄
社区幼儿托管点的建立,解决了双职工无人照看孩子的困难。
傅国林摄
◆上海交通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一起通过阅读报纸等方式学习十九大精神。
本报记者 袁婧摄
◆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一年级新生们正在上新学期第一课。
本报记者 袁婧摄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教育兴则国家兴。今天,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能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的稳定、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人才是上海的第一资源。

    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年来,上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为己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用一系列生动的改革实践,书写新时代教育事业新篇章。

    这一年,上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化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持续提供更加公平优质、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

    这一年,上海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所呈现的加速度、新气象,着实让人眼亮。

    打 造360°德 育大熔炉,立德树人取得新成效

    就在上个月,教育部公布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遴选结果:上海入选全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是全国五个试点省份之一;在全国首批10所试点高校中,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双双入选;全国50所入选的高校院系中,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等四所高校院系榜上有名。

    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聚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上海高校通过课内课外结合、网上网下结合、校内校外教育结合,打造360°德育大熔炉。

    如果把思想政治比作“盐”,学校教育是“汤”,高校的人才培养就是把“盐”溶入“汤”中,润物无声。

    复旦大学3108教室,留存着这所著名学府的深厚文化积淀。从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到著名华裔科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众多外国政要、各界大师名家都曾在这里精彩演讲。今天的复旦3108教室,正定期开讲一门人气课程——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程。来自学校不同专业的知名教授精心备课、联袂讲授,共同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

    “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在上海交通大学新生入学“第一课”上,校党委书记姜斯宪深情讲述了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校友故事:钱学森一生有过五次重大选择,每次选择都体现着他的价值观;徐光宪一生为国家发展需要四次调整研究方向;王振义带领团队用毕生精力研究白血病,91岁高龄仍在攻克白血病的道路上执著前行……

    毕业生流向,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在“就业不愁”的上海交大,不少“90后”在求职之初,就把自己的就业方向锁定在“国家需要”,核电、大飞机、航母……过去几年,上海交大每年有六成以上毕业生选择到国家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就业。

    今年10月的最后一天,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9届桥梁工程硕士毕业生王雨至,欣然签下本年度上海高校首份就业协议书。过去两个月,同济优先安排中国建筑、中国船舶、中国交建、中国商飞等重点企事业单位组团式进校招聘,把优秀学子输送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重点岗位。

    眼下,上海高校正在推进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体系。其中,“内圈”主抓内容供给改革,牢牢把握第一课堂育人主渠道主阵地;“中圈”聚焦主体供给改革,抓好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第三课堂网络思政教育,着力从课堂、科研、实践等十方面推动育人;“外圈”则聚焦资源供给改革,构建形成“开门办思政”大格局。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

    打开世界教育版图,上海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地标。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上海曾连续两次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基础学科领域获得世界第一,并在后来的金融素养测试中再次摘得世界第一。随后,上海又参加“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结果表明:上海初中教师总体表现远超国际平均水平,至少有10个指标问鼎“世界之最”。

    今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9届全体大会在法国巴黎总部以“无辩论”通过的方式决定,批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师教育中心”——这是迄今落户上海的首家联合国二类机构。

    在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民选看来,UNESCO大会以最没有争议的方式通过关于在沪设立教师教育中心的决议,正是上海教育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重要成果之一,上海数学教育已成功“出口”英国。目前,在中英每年互派70位骨干师资到对方学校取长补短的基础上,上海数学教材已在英国8000所中小学推广使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必须牢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

    在上海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之后,家长更关心的是:家门口的学校好不好,能不能让人放心。为满足更多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更高期待,今年7月,上海启动“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全市116所公办初中成为首批“强校工程”示范校。

    抬高底部,做大公办教育优质资源,上海在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上精准出招:通过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培养的“双名工程”,每一所“强校工程”的实验校都将拥有一位市级名校长、至少两位名教师。把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公办初中办好,“强校工程”将最终实现全市700多所公办初中办学质量高位优质均衡的目标。

    关注“最柔软的人群”,实现幼有所育,上海同样走在全国前列。受“全面二孩”政策等综合因素影响,“十三五”时期,上海常住人口年平均出生人口数约26万,托育服务供需矛盾切实存在。

    今年4月,上海率先发布《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1+2”文件,加强对托育服务机构的监管,并对托育机构的市场准入、从业人员和质量进行规范。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构建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的城市。

    扎根中国大地、对标世界一流,教育内涵发展增添新动力

    拥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拥有什么样的竞争力和未来。过去一年是上海高校“双一流”建设提速增效的一年。扎根中国大地、对标世界一流,发展与卓越全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沪上高校围绕学科布局、人才梯队和师资管理等方面深化内涵发展,谋划新蓝图、出台新举措。

    今年9月,由复旦大学联手中国科学院牵头的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基础应用转化研究”宣布启动,未来上海将建成世界最先进的影像研究平台和国际最大的全维度脑科学数据库平台。

    由上海科技大学负责并参与建设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今年4月启动建设。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高效和最先进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之一。

    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同济大学和上海大学调研时指出,大学的发展,要始终立足大局、联系实际,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全力参与上海建设,为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流的平台和一流的环境,对一流的人才具有独特吸引力。在沪高校正大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

    受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之邀,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去年来到上海交大,出任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目前,李政道研究所在暗物质研究方面进展迅速,正在不断产生成果。

    从港珠澳大桥到上海中心大厦,这些重大基建工程,处处闪现着“同济智慧”。“一流学科拥有一流的学术大家、一流的优质师资。学术再拔尖的教授,最根本的职责还是教书育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宪忠表示,正紧紧抓住入选国家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这一机遇,创新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率先实行全员年薪制,将教授们的精力和兴趣引导到“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点上。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日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校党委书记姜锋说,为治国理政服务是高校的核心使命。为此,上外将开展同类研究的各个学术“岛屿”以协同的方式组成学术“群岛”,组建“海外田野调查队”,在中东、非洲、南亚、中亚等地开展田野调查。

    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十大高校成立的长三角书院联盟,将有力推动长三角高校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探索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与发展规律,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在上海,“双一流”建设没有“主演”和“看客”之分,每一所高校都是参与者和践行者,都要在各自领域创出一流。随着上海启动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出台“双一流”建设地方版,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一批市属院校正被激发出强烈的改革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郝梦夷 视觉设计/李洁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